对于《自然辩证法》, “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先锋和主将” 爱因斯坦和“可能很好地代表下一次的科学革命”的普里戈金, 分别在20世纪上半叶和20世纪下半叶对它作出了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评价。
我们知道, 恩格斯从1873年开始系统研究和写作《自然辩证法》, 到1883年因马克思不幸逝世而不得不搁笔为止, 历经10年。恩格斯于1895年逝世,《自然辩证法》成了一部未完成著作。恩格斯去世以后, 《自然辩证法》手稿一直掌握在伯恩斯坦手中, 长期未能公诸于世。
1924年, 苏共中央派梁赞诺夫到德国查寻、复制《自然辩证法》手稿, 商谈这部手稿的出版时,伯恩斯坦把手稿送给爱因斯坦征求意见。爱因斯坦在谈了伯恩斯坦送去的手稿以后, 于1924年6月30日写给伯恩斯坦的意见如下:
“爱德华• 伯恩斯坦先生把恩格斯的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内容的手稿交给我, 托付我发表意见,看这部手稿是否应该付印。我的意见如下:要是这部手稿来自一位并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而引人注意的作者, 那么我就不会建议把它付印, 因为不论从当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 还是从物理学史方面来说, 这部手稿的内容都没有特殊的趣味。可是, 我可以这样设想, 如果考虑到这部著作对于阐明恩格斯的思想的意义又是一个有趣的文献, 那是可以出版的。”
从这个意见来看, 尽管爱因斯坦建议出版《自然辩证法》手稿, 但他对其作出了很低的或否定的评价。
梁赞诺夫(亦译里亚沙诺夫)为该书于1925年首次出版时写的序言中, 猜测伯恩斯坦只送去了其中一组关于电和磁的手稿, 即爱因斯坦只见到该书手稿的一小部分。另一种说法是爱因斯坦当时是看到了《自然辩证法》全部手稿。
又过了半个世纪以后, 普里戈金对《自然辩证法》却有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在他和伊• 斯唐热合著的《从混饨到有序》一书中, 他们写下了如下一段颇长的话:
“自然史的思想作为唯物主义的一个完整部分, 是马克思所断言, 并由恩格斯所详细论述过的。当代物理学的发展, 不可逆性所起的建设性作用的发现, 在自然科学中提出了一个早已由唯物主义者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 认识自然就意味着把自然理解为能产生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自然界。
而且, 在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一书的那个时代, 物理科学看来已经摈弃了机械论的世界观, 而更接近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思想。思格斯谈到了三大主要发现:能量及支配其性质转换的定律, 作为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细胞, 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进化的发现。鉴于这些伟大的发现, 恩格斯得出结论:机械论的世界观已经死亡。”
这里看得出, 普里戈金对《自然辩证法》持肯定的态度, 是赞同《自然辩证法》的这些基本观点的。接下去, 他们继续写道:
但是机械论却依然是辩证唯物主义面临的基本难题。辩证法的普遍规律与同样普适的机械运动定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机械运动定律是在达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就不再适用了呢, 还是它们本来就进虚假的或不完备的?回到我们先前的那个问题, 过程世界和轨道世界如何能联系在一起呢?
《从混沌到有序》的英文版原书中, 对上述的最后这段话, 普里戈金和斯唐热还有一段注释。注释的全文如下:
“许多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家看来从恩格斯那里获得鼓舞,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道:‘运动是一种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 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 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
从这里看来, 作者赞同“ 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思想” , 还察觉到这个在19世纪表述的思想在自然科学基础方面的缺陷。加这段注释是什么意思呢?从《反杜林论》中我们看到, 恩格斯这段话是针对杜林的“无论如何, 直到现在‘在合理的力学中没有从严格的静到动的桥’”而阐述的。恩格斯用辩证法语言从哲学角度说明了这一矛盾。而普里戈金所致力的, 是从科学上架起从静一一轨道世界到动—-过程世界的桥梁。
把上下文联系起来, 并把普里戈金试图为解决“过程世界和轨道世界如何联系起来” 难题的努力联系起来, 看来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普里戈金不仅赞同“ 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思想” , 而且认为自己的科学工作也就是在致力于弥补这个思想在解决从静到动的“ 运动机制” 的自然科学基础方面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