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家争购平价天然气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
艾德•克鲁克斯 纽约,
本•麦客兰那 东京报道
或许页岩气已经给美国能源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雪佛龙(Chevron)却期望页岩气在亚洲市场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至少不要立即产生。
目前雪佛龙在澳大利亚投资了高更(Gorgon)和惠特斯通(Wheatstone)两个大型天然气项目,计划总投资规模达390亿美元。这两个项目位于西澳大利亚州(Western Australia)近海,面向亚洲市场生产液化天然气。
确保这些工程投入不超过预算,并且能按时投入使用将会是一个挑战。不过雪佛龙预计这些项目将利润丰厚,使该公司能够在未来几十年里向亚洲市场高价销售天然气。
问题是,供应亚洲市场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最近在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海域发现的庞大天然气储备,最终都将销往亚洲。此外还有页岩气产量增大的威胁——开采页岩气时采用的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法技术,大大提升了美国的产量。
对于任何想要向亚洲销售天然气的企业,页岩气都值得担忧。一个原因是它把美国转变成了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去年美国Cheniere Energy Partners公司和英国天然气集团(BG Group)签署了美国第一份出口合同。另一个原因则是,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法在美国经过验证十分成功,可以在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实施,从而提高天然气产量。
亚洲买家寻找替代天然气供应来源的动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大部分的液化天然气都是以长期合同的方式购买的,价格与原油价格联动,其他亚洲买家也纷纷步日本后尘。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数据显示,由于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已超过每桶120美元,亚洲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约为每百万英热单位(mBtu) 15.50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50%左右,而日本买家支付的价格通常是16至17美元/mBtu。
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供应量大增已经使Henry Hub基准价降至2.3美元/mBtu以下,还不到4年前峰值水平的四分之一。分析人士称,按照该水平,液化天然气可以以约9美元/mBtu的价格从美国出口到日本,其中已经包含液化、运输和保险费用。
亚洲买家已纷纷采取行动,购买较廉价的天然气。去年12月,印度国有的GAIL公司达成协议,每年从Cheniere公司购买350万吨液化天然气,成为首家以与Henry Hub基准价联动的价格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的亚洲买家。韩国天然气公司(Korea Gas Corp)今年1月也达成了一笔为期20年的类似交易。
在福岛核电站危机发生以后,日本企业也在积极寻求更廉价的天然气。
野村(Nomura)数据显示,一年前发生地震和海啸之后,日本54座商业核反应堆中,除两座之外,其余全都关闭,因此日本别无选择,只能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截至今年1月的前10个月中,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较上年同期提高了四分之一。
这些进口已经使日本由贸易平衡转为逆差。日本ZF担心,能源成本高昂会对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造成冲击,尤其是在美国工业正在享受廉价天然气好处的时候。
日本三菱(Mitsubishi Corp)等几家大型液化天然气进口企业向生产商施压,要求变更长期合同条款,减弱与油价的联系。本周东京天然气(Tokyo Gas)一位高管对《日本经济新闻》(Nikkei)表示,韩国天然气公司与Cheniere之间的合同会“对现有的液化天然气交易造成影响。”
以前欧洲就有过类似的先例。在欧洲,廉价液化天然气的流入促使若干家公用事业企业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垄断企业——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从而降低价格,并修改某些采购中与油价联动的合同。
不过,雪佛龙副董事长、生产和天然气业务负责人乔治•科克兰德(George Kirkland)预计,与油价联动的定价方式在亚洲能继续维持。
他说:“欧洲的供应渠道很多样,有俄罗斯天然气,有北海天然气,有北非天然气,还有液化天然气。互相之间存在竞争。”
“亚洲的情况并不相同。日本和韩国没有任何国内供应,也不能方便地接入管道。他们的替代选择只有另外一种能源,即石油。所以这种模式在亚洲是适用的。”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这对雪佛龙十分重要。高更和惠特斯通项目的启动将把雪佛龙集团石油与天然气产量的比值从70/30变为60/40。然而雪佛龙预计,与油价联动的天然气合约,将让这部分赚取较高收入的天然气产量保持在天然气总产量的80%。
科克兰德有充分的理由如此自信。雪佛龙已经售出了高更项目产能的70%和惠特斯通项目产能的60%,主要销往日本公用事业企业,合同期限为15至25年不等。
其余的产能将销往一个成长型市场。
与此同时,科克兰德还表示,所有替代能源的供应来源全都面临着挑战。美国国内对液化天然气出口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强,理由是为了保护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应当把天然气留在国内。
译者/王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