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68 0
2012-03-23
菲利普·萨特尔(Philip Suttle)先生现任国际金融协会(IIF)首席经济学家兼副常务董事。作为一位资深的全球宏观经济学家,萨特尔先生对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深入研究。在加入国际金融协会之前,萨特尔先生曾经在摩根大通、巴克莱银行、世界银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英格兰银行任职。
  记者:欧债危机爆发至今已有三年时间,作为此次危机演变过程的见证者和危机解决方案的参与者,您能否介绍一下当前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态势?
  萨特尔:欧洲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银行缺乏资金发放信贷,导致企业资金偏紧。与此同时,由于欧洲许多国家ZF债务高企甚至出现债务危机,目前被迫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减少开支,提高税收,这又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巨大压力。为了维系投资者信心,欧洲央行不仅要向银行体系注资,而且还要向处于债务危机中的相关国家的ZF提供资金。要扭转欧洲当前的困难局面,估计还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付出艰巨的努力。就金融业而言,欧洲银行监管局为了确保欧元区银行安全,要求它们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必须在2012年中期达到9%。为此出台的各项措施加快了欧洲银行的去杠杆化进程。对资本充足率的新要求给欧洲银行的海外信贷形成了压力。面对成本极为高昂的融资环境,欧元区银行被迫加速抛售资产,特别是海外市场的资产。这将对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的经济形成巨大压力。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债务危机,欧盟及其成员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萨特尔:目前欧洲各方正在积极努力,共同化解债务危机造成的不利局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首先,相关国家采取了财政紧缩政策,强化财政纪律。比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正在努力削减赤字和债务,化解结构方面的各种挑战。其次,欧元区国家共商对策,设法为身处困境的部分成员国提供资金援助。最典型的例子是成立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用于救助陷于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国家。再次,欧洲央行积极介入,向有关国家和银行提供规模庞大的流动性支持。但对于欧洲央行的救助行动究竟能够走多远,目前欧元区各方仍存在诸多争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欧元区国家已经达成协议,限制每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比例,这听起来是一个好主意,但由于目前部分国家的财政赤字已经十分严重,要将其压缩到协议规定的范围之内谈何容易。欧洲国家制定这些雄心勃勃的预算目标,目前很难判断其利弊。如果财政赤字削减过于剧烈,肯定会制约消费和投资,给经济增长形成压力,从而遏制欧洲经济复苏。总之,如果不能实现经济强劲增长,欧盟所强调的财政纪律,必然会在经济实力较弱的欧元区国家造成更高的债务/GDP比率。此外,财政紧缩计划需要提供风险分担机制使财政负担更大程度地“互助化”(mutualization),这有助于欧元区的弱国实现迫在眉睫的经济调整和结构改革。当然,如果欧元能够稍加贬值,这对于提高欧元区的竞争力会有所帮助。但由于欧元是一个区域性货币,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政策不统一,实现货币贬值的难度远远胜过单一国家。
  记者:IMF等国际组织在救助欧债危机过程中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萨特尔:较之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IMF拥有更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他们善于发现和理解危机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且能迅速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说,在解决欧债危机过程中,IMF与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形成了一个三驾马车式的救援团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IMF救助爱尔兰的方案在葡萄牙行之有效,但在希腊却不灵。
  解铃还须系铃人。欧债危机是欧洲国家自己造成的,最终还需靠欧洲国家自己来解决。国际合作是重要的,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中国或者美国都不可能直接出手解决欧债危机。当然,国际组织也可以有所作为。首先,鉴于IMF的资金捉襟见肘,那些资金充沛的国家可以向IMF注资,通过它将这些资金借给危机中的欧洲国家。其次,国际社会还可以通过购买欧洲新设立基金(比如EFSF)所发行的债券来帮助欧洲国家渡过难关。最后,欧洲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要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从而对疲弱的欧洲形成强劲的需求,促进欧洲经济早日复苏。这才是对欧洲最好的支持。
  记者:许多人认为,欧债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存在致命缺陷,对此您有何评论?
  萨特尔:欧洲统一进程目前实际上只进行了一半。虽然欧洲创建了统一的货币区,但却没有形成一套必要的机制使之平稳运行。我认为,欧洲过去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具备最优通货区的条件。尽管区内的货币政策实现了统一,但财政政策却依然各行其是。鉴于目前欧元区制度设计上的致命缺陷,其发生危机实属必然。我认为,今后欧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统一的财政政策。一方面需要将区域内的税收汇聚起来,统一调配使用;另一方面,欧元区发行债券也要统一管理和分配。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增长笼罩上阴影,但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其资产负债表目前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也不存在偿付风险,而且欧洲总体上还是资金净流出地区。虽然我们都在说欧债危机,但实际上目前欧洲各国的经济状况很不平衡,欧元区内部存在极大的不平衡。德国经济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财政和就业状况良好,但“欧洲五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却截然相反债务负担沉重,财政赤字庞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前景持续恶化。其实欧元区的经济格局有些类似于中国。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也存在巨大差异,但中国可以通过中央ZF的政策调节,使东西部的资源实现合理调节,而欧元区却因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ZF最终难以做到这点。总之,在欧洲实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统一将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其过程将非常痛苦,这也意味着欧债危机的解除将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记者:您作为一名新兴市场经济问题专家,能否谈谈欧债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冲击?
  萨特尔:由于交易对手风险上升,欧洲银行的融资将举步维艰,从而增加了它们对流动性资产的需求。这将促使欧洲的投资者和信贷机构大幅度削减对外资本流动,并出售其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此举不仅会减少新兴市场的外部资金供应,而且将打击新兴市场的金融信心。欧债危机给新兴市场造成的第一个、也是最大最直接的冲击,体现为新兴市场对欧洲的出口严重受挫。比如,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占到GDP的4%,现在由于欧洲经济衰退,虽然这些出口不会完全消失,但肯定会大幅下降,而且短期内不可能恢复。第二个冲击体现在资本流动方面。由于欧洲金融体系去杠杆化进程加快,欧洲银行的国际信贷明显收缩,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急剧降低,从而减少了新兴市场的融资来源。
  国际金融协会的研究表明,欧洲商业银行流向新兴市场的资金从2010年的1620亿美元下降到2011年的1370亿美元,并将在2012年急剧下降至380亿美元,2013年估计会恢复到960亿美元。与此同时,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新兴市场的资本净流入出现急剧下降。2011年全年为9100亿美元,较2010年的10400亿美元明显减少。2012年的情况更不乐观,新兴市场的资本净流入估计为7460亿美元。
  总体而言,迄今为止,来自欧洲的金融冲击并没有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前景带来多大的影响。鉴于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仍然充满活力而且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一旦欧洲的信心得到恢复,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会快速反弹。另外我们还应当看到,欧洲银行业的窘境也给新兴市场的银行和企业带来了许多机遇。欧洲银行从亚洲新兴市场地区撤离,为中国的银行更多地介入该地区提供了市场空间。中国的银行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找到更好的信贷机会。例如,2012年1月中旬,中国的3家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联手向印度的Reliance通信公司发放期限为7年的12亿美元贷款。这笔贷款将用于兑付该公司即将到期的外币可转换债券。
  记者:现在许多人主张中国应当利用欧债危机带来的机遇,加大对欧洲资产和技术的购买力度。您认为现在是购买欧洲资产的最好时机吗?
  萨特尔:我不敢妄称自己能够精确地预测什么时候是购买欧洲资产的最佳时机。但历史经验表明,每当危机严重时都是购买中长期资产的大好时机。不管未来如何,欧洲的经济迟早会好转,企业也会否极泰来。比如,2008年前后次贷危机最严重时购买美国的资产,比如花旗银行和AIG的股票,现在已经大获其利。同样,如果你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来看,欧洲有许多资产的价格目前已经很有吸引力。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的企业有机会以更低的价格在欧洲开展并购业务,获取自己需要的资产和技术。我们注意到,在葡萄牙的私有化过程中,中国的公司就抓住机会成为其资产的重要买家。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中国对欧债危机的一种救助方式。
  不过,购买欧洲债券也需要注意风险,其中最大风险是信用风险,一旦发债方不能偿付债务,购买者将蒙受巨大损失。比如中国购买的希腊债券就已经出现损失。最稳妥的办法是,要么通过IMF向欧洲投资,要么购买像EFSF这样高质量的欧洲债券。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购买欧洲优秀企业的资产,现在它们的估值已经相当低廉。
  记者:对于中国的海外并购,有人主张动用其庞大的外汇储备,也有人认为可以利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萨特尔:由于近年来美元汇率波动较大,而且仍处于疲弱状态。许多国家都不愿使用美元作为贸易结算工具或融资货币。比如,墨西哥、巴西的银行都在尽量避免以美元进行外贸融资,它们在交易中希望币种多元化,以减少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希望中国利用这个机遇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交易对象之一,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 菲利普·萨特尔  来源: 《中国金融》2012年03月22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