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优势有三点:1、可以站在国家的高度,甚至全球的高度,合理调配资源,从而避免自由市场的无ZF主义,带来的生产的盲目性和对资源的浪费。2、可以永久的消除市场经济的癌症——经济危机。3、是以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和消费的需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为了谋取利益。所以,全社会所创造的财富,可以用较为公平合理的方式,按劳分配给劳动者,而不是按权按资分配。
要实现计划经济还必须找到一个特殊的商品,这个特殊商品的使用能够超过自身更大的价值,这就是思想成为特殊的商品,如果离开思想这个特殊的商品,就必然是特权经济了。一位101岁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人科斯说:“回顾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不已,往前看,未来光明无量。但是,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思想市场,这是中国经济诸多弊端和险象丛生的根源…… 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培育宽容,这是一副有效的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那么,计划经济的特殊商品链:
……思想1+思想2……
怎么保证人类不犯错误,符合市场的需要呢?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不是自己说自己正确,需要竞争,需要思想的自由。思想市场的重要性,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和理性探索真正的市场,是计划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有科学的进步,才能够有技术的进步,我们拥有思想市场,意味着任何思想都不应该取得垄断地位,我们看到美国之所以成为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为什么?因为它明确规定,这个国家不能有国教,这个国家不能以任何的法律限制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目前,西方国家更像社会主义国家,把追求社会公平放在第一位,西方社会的改革更加符合人性的需求,在改革的行动中,西方的垄断资产阶级慢慢退出了社会舞台,从而使社会进一步向公平迈进。计划经济以其宏观调控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工人参与制度、现代股份共有制度、完善的所得税、遗产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如美国有1亿多人直接或间接地持有股份,1981、1984年美国两次立法鼓励本企业职工持股;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职工集体掌握了55%的股份,环球航空公司职工掌握了45%的股份,西北航空公司职工掌握了38%的股份,于是,资本家让出了企业经营权,工人代表成为董事长。
实现计划经济必须要以思想成为特殊商品为前提条件,将来统治这个世界的,不是核武器、原子弹、金钱、美女,而是人类的思想,思想投降了,真理无处容身,思想才是力量。汪华斌先生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为什么失业也不愿意离开美国》,讲的是美国社会的公平;第二篇文章《中美两个社会究竟谁更催人老?》,讲的美国社会思想已经成为商品。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的三者关系为:
……特权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发生在1989年年底到1991年之间的这场“计划与市场大论战”,这是一个大的笑话,没有市场经济,中国什么时候出现过计划经济呢?计划经济要求思想成为商品,思想的自由,社会非常公平,合理,这是我们的无知。目前,越南、古巴等国家也搞对外开放,这是特权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而不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如果出现这样的表达方式: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这就是错误的,颠倒黑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啊!
最后,茅于轼老师有一篇文章《计划经济何以能得逞?》说:计划经济之奥秘就在于有一批人胆子特别大,敢于定一个自己都说不清的规矩,叫全国人民去执行。表明茅老师对以前搞的计划经济的怀疑,根本不是搞的计划经济,而是特权经济,“我敢说,这个四倍根本无法论证,只能说拍脑袋定出来的。”(茅于轼) 过去,东风汽车制造厂几十年来就是一张图纸,没有任何变化,这能够说是计划经济吗?
解释:
[1] 茅于轼:《2012年中国经济最大风险在地产》一文
(本文发表于2012年2月21日)
(张维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