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009 18
2012-04-01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是一种貌似客观唯物主义的分析,在我看来却是一种类似银行挤兑一般的恶性思维。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好的越好,差的越差。这其实是一种动态博弈事件的描述,在现实社会各种案例中也屡屡应验,也正是此贴的“阵眼”所在。
我们都知道:再大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再高,也抵不过人为挤兑的冲击,太平盛世中,大家都觉得天下太平,谁也不会凑热闹扎堆到银行排队取钱,可一旦经济不景气,宏观政策不稳定,百姓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惹得人心惶惶,近几年来这种案例还真不少,不说别的,“抢盐”风潮就能说明一切。这是一种社会公信力丧失导致百姓心态不稳的典型表现!

可是西经开篇就以此为理论假设,表面貌似理所当然,实际却是向学习者灌输一种极端的系统思维:
1、物质有限,损人利己乃主要竞争思维——不强调全局利益;
2、人性自私,你不害人,人要害己——不相信任何人;
3、资源有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重视短期利益;
4、价值有限,掠夺比创造重要——掠夺第一,创造第二;
所以大家看到了,全球变暖条件下,为何各西经拥趸主导国度从不感冒?从不积极?

--------------------------------------未完,开完会后继续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 09:02:45
有一定的道理哦,若能提出更好的假设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 09:07:48
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理论!我学的西方经济学没有听说过!而且觉得很不靠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 09:09:01
但是西经也指出正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才需要合理的配置资源,将资源的利用达到最有效的程度。而且也没否认市场的不人性化以及以货币为中心的导向性,正是因为在纯市场环境下可能导致的不公平状态,才需要ZF的合理介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 09:11:46
不敢苟同,西方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似乎并不像国内教材翻译的那么简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 09:15:28
确实,这个假设有点问题。人和人之间是存在信赖的,并不是赤裸裸的经济理性。如果人和人不存在信赖,那么10块钱的纸币,都会检验真伪,检验成本低于10块钱。但是实际上多数人不这么做。楼主所说的银行问题,也是信赖问题的一种表现。个人不成熟观点,轻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