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净息差见顶 业绩放缓恐在所难免
* 今年盈利增速或稳中有降
* 净息差环比将见顶回落
* 不良贷款率温和反弹
* 平台贷进入实际化解风险阶段
近期陆续出炉的中资银行业2011年财报可谓风光无限.但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货币政策由紧趋松的大环境下,以净息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中资银行,今年盈利保持稳健虽无虞,但同比增速下滑恐在所难免.
从已公布上市银行年报看,经济下行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已开始显现.分析师预计,今年银行业净息差环比见顶,不良贷款恐进入上行周期,故今年更应关注银行资产质量和拨备水平,其重要性将超过净息差和利润增速.
而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这块投资者的"心病",目前整体质量虽尚属稳定,但需谨记今年方才真正进入平台贷实际化解风险阶段.
"预计今年中资银行业的利润增幅会显着下降,呈现温和增长的态势,平均利润同比涨幅在20%左右.大银行可能会低一点,小银行会高一点,"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高级金融分析师仇高擎说.
长江证券研究报告亦指出,在经济下行趋势不变、通胀压力得到缓解的情况下,预计银行信贷将有所放量,未来银行议价能力将继续趋弱,而中间业务受表外资产扩张影响不大可能实现爆发式增长.
"预计今年银行业景气指数及盈利指数将低於去年水平,"报告称.
中国主要上市银行近期相继公布2011年度业绩,其中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1398.HK: 行情)去年净利同比增长26%,建设银行(0939.HK: 行情)净利升高25.5%;农行(1288.HK: 行情)和中国银行(3988.HK: 行情)分别增长29%和19%.
"(交行)今年净利润增速将稳中有降,"交通银行(3328.HK: 行情)董事长胡怀邦说.他用"压力加大,机遇还在"来概括今年经营发展态势.交行(601328.SS: 行情)2011年净利润按年升30%.
胡怀邦称,经济下行周期的压力,压低贷款有效需求,而存款已成为银行经营的瓶颈.此外,经济下行期风险曝露增加,比如平台贷款问题.
而机遇表现在,中国经济保持8%以上没有问题;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定向宽松;财富管理的需求加大,令中间业收入增加;此外,银行的经营效率也越来越高.
广发证券报告预期,今年一季度信贷增量处於2.2-2.3万亿元,同比略有增长,由於银行业对於价的敏感性高过量,预计一季报上市银行仍能保持25%左右的业绩增长.
**净息差见顶**
净息差收入一直是中资银行利润最主要的来源.而在货币政策趋於宽松的大环境下,净息差环比或将见顶回落,被认为是影响中资银行今年利润增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中信证券报告认为,今年二季度贷款定价效应预计将基本结束,在信贷供需关系改善,企业融资成本负担能力下降等因素作用下,新增贷款的议价能力或有所减弱.
"预计二季度净息差步入平台期,3-4季度有所回落,年末净息差回落至2.60%左右."中信证券报告称.
建设银行(601939.SS: 行情)也预计净息差扩大势头很难延续."今年保持利差增长压力较大,"该行副行长庞秀生在业绩发布会上称.
年报显示,去年建行净息差由2010年的2.49%稳步上升至2.70%;交行净息差为2.59%,%,比上年提高13个基点;而工行去年末净息差为2.61%,中行(601988.SS: 行情)为2.12%.
"今年初受益於信贷供需偏紧及存量贷款重定价,息差将环比有所提升.但随着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信贷适度宽松,息差环比将逐步回落,"长江证券报告称.
但报告也指出,宽松幅度受中长期通胀压力所限,不会出现严重的信贷供给大於需求的情况,且存量贷款重定价也将起到缓冲作用.
农行(601288.SS: 行情)副行长潘功胜称,2012年中国银行业整体利差有望保持稳定状态.农行去年的净息差在五大行中最高,达2.85%,较上年上升28个基点.
"(今年)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预计中国银行业将面临中性偏紧的货币信贷环境,"农行在香港联交所发布的业绩公告指出.
不过,工行(601398.SS: 行情)对今年净息差收入颇具信心,预计今年净利息收益率有望保持稳定,并有所上升.
"今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过了,也有预测会继续下调,可释放出更多资金,贷款收益比法定存准收益高得多,我对未来一个阶段净息差有信心,"该行行长杨凯生称.
**不良贷款将进入上行周期**
分析师普遍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正处於周期性底部,未来将进入上行周期,而经济外向型地区和中小金融机构更容易受到不良贷款的冲击.但不良出现集中性爆发风险较低.
"经济减速及企业经营承压背景下,预计今年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温和反弹5-10%,年末行业不良贷款率不会超过1.3%."中信证券报告称.
建行年报显示,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季度环比和半年环比分别上升10%和12%,这个上升速度在大银行中亦属最快.但逾期贷款和关注类贷款半年环比均下降8%.
"建行四季度不良率上升,部分是因对房地产行业贷款的拨备大幅提升."建行董事长王洪章称.
深发展(000001.SZ: 行情)、浦发(600000.SS: 行情)、民生(1988.HK: 行情)公布的2011年年报亦显示,关注类贷款同比出现大幅增长,深发展单体同比增长144%,浦发同比增长60%,而民生(600016.SS: 行情)同比增30%.
中信建投报告表示,关注类贷款依然属於正常类款,深发展单体、浦发、民生尽管关注类贷款增加,但是不良贷款率同比都在下降.而大型银行关注类贷款没有增加,反而下降.比如农行下降20亿,建行下降10亿.
截至去年底,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94%.杨凯生并称,该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为0.82%,按揭贷款不良率为0.35%,房地产贷款质量稳定.
交行截止去年底的不良贷款率为0.86%,比年初下降0.26个百分点;农行去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保持"双降",不良率为1.55%.
中信建投认为,2012年中资银行不良率的拐点不会出现,不良率小於等於1%;分季度来看,1-2季度不良率提高,3-4季度不良率下降.
一券商金融业分析师表示,对中资银行资产质量应有客观判断.不能回避的是近几年信贷大规模扩张,银行的不良余额和不良率往下走也是正常现象.
但他谨慎指出,"全行业在1%的水平是不是正常的,这个值得商榷."
**平台贷进入实际化解风险阶段**
对於一直备受关注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从上市银行年报看,截至去年底,平台贷整体质量尚稳定,风险可控.但是,2012年才是平台贷款到期的高峰年份之一.
广发证券报告认为,从11年平台贷到期情况看,上市银行基本完成了到期贷款的顺利回收,但依然有平台贷存在还款期限和项目现金流不匹配的情况.平台贷出现个案在所难免,平台问题最终还是取决於经济发展状况.
"2012年平台贷款将进入实际化解风险阶段.地方ZF自行发债开闸,也有利於解决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流动性问题."仇高擎说.
建行首席风险官黄志凌表示,该行目前所有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都按照监管要求进行按季贷款合同的保证."未来1-3年到期贷款20%左右,到期贷款本息偿还不会有太大压力."
2011年末建行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拨备覆盖率304.5%,拨备比例3.76%.建行行长张建国就表示,该行逾4,000亿元的地方融资平台存量贷款,几乎没有展期或借新还旧.
而农行称,截至去年底有1,400亿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到期,其中真正逾期的有10亿元.农行高层表示,农行地方融资平台目前95%有现金流全覆盖,剩下5%由地方ZF财政兜底.
"农行截至去年底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良率为1.45%,"潘功胜说.这低於去年农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1.55%.
华泰证券报告称,市场前期对於平台展期政策抱有较高预期,目前看监管政策对於展期界定较为清晰,宽松程度略低於市场预期.而今年3月底大量到期的房地产信托将是关注程度更高的一大风险.
"平台贷款质量一直是制约银行估值的负面因素...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处置未来仍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事件性冲击,但系统性风险可控."报告称.(完)
背景资料: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去年财务数据一览
中国各家银行近期陆续公布2011年业绩,在净息差扩大、生息资产增加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各家都取得良好业绩增长,普遍符合或超过分析师预期.
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601398.SS: 行情)(1398.HK: 行情)、建设银行(601939.SS: 行情)(0939.HK: 行情)、中国银行(601988.SS: 行情)(3988.HK: 行情) 、农业银行(601288.SS: 行情)(1288.HK: 行情)和交通银行(601328.SS:行情)(3328.HK: 行情).
以下为路透整理的上述五大银行去年主要财务指标:(利润:亿元人民币;每股收益:元人民币)
净利润 增幅(%) 每股收益 净利差 净息差 存贷比 拨备 不良 资本 核心资本
覆盖率 贷款率 充足率 核心资本充足率
工行 2,083 26.1 0.60 2.49 2.61 63.5 266.92 0.94 13.17 10.07
建行 1,693 25.5 0.68 2.57 2.70 65.05 241.44 1.09 13.68 10.97
中行 1,242 18.8 0.44 ~ 2.12 68.77 220.75 1.00 12.97 10.07
农行 1,219 28.5 0.38 2.73 2.85 58.50 263.10 1.55 11.94 9.50
交行 507 29.95 0.82 2.49 2.59 71.94 256.37 0.86 12.44 9.27
注: --拨备覆盖率是指贷款减值准备余额除以不良贷款余额.
--净利差是指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减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
--净息差也称净利息收益率,是指净利息收入除以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