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预期3%-4%
世界政局不稳定,地缘政治导致大宗商品攀升,经济的低迷更会让这种情况更加恶劣;如果经济复苏,则新兴市场国家由于正处在高速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导致大宗商品需求旺盛。中国从自给自足的计划经济发展到现在,从小麦、大豆到石油、铁矿石,很多资源性基础产品对外依存度太高,所以输入性通胀影响很大。同时参考楼主发过的CPI数据,大家可以发现,过去的2年中我国CPI都挺高。
现有政策对楼市、民营经济压力很大,后半年很大概率会宽松型财政政策,导致CPI攀升。
中国货币发行太多(根据周其仁等人的观点,通胀率高完全是货币超发的因素,我非常赞同),同时实体经济疲软,导致吸纳货币能力出现问题,超发的货币都以金融资本形式存在,推高通胀。
从中国经济内生问题上讲,还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问题,原先是很多资源禀赋并没有计算到价格里面去,现在计算了更高的人力资本、环境成本、资源价格等,必然推高通胀。
经济增长7.5%
一方面,过去是出口和投资导致经济增长,但是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佳所以出口份额减弱;上一轮4万亿留下的诸多后遗症如地方ZF负债过重、经济结构失衡、国进民退等深为广大学者诟病,所以国家加大投资估计情况不容乐观。民营经济方面,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整体资金困难、实体经济利润率低等原因,民间投资减弱只是量的问题。现在ZF都把希望放在了国内消费,素不知国内消费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保体系、未来高收入预期的基础之上,而这两者我们好像都不具备。
不过,中国房价不会大跌:货币的泛滥、人口结构导致当前的刚需、城市化进程过程中农村人进程的刚需、房地产行业成本结构、房地产行业产业链过长导致ZF隐形担保等。但是当前又必须以调控为主、保障房建设为长期解决方案,下半年可能会在一些政策和手段上有所表示(ZF懂的度的,过犹不及),估计年内房价降中求稳,当然也要看ZF的决心。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会拉动许多投资和消费,这一点相比是毋庸置疑,毕竟民间有点是钱,只是换个投资方式而已。
从一个政治的角度(大家不要鄙夷这种非经济学的观点,其实经济学都是从政治经济学演化而来的,经济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的强大影响,更何况是在中国),ZF也不会让经济下行过大,08、09的时候,经济下行到6.2%的时候,过多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今年大选之年,不可能出现如此强的消极景象。政策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平滑经济波动,前几年的高增长给了民众高速的预期,我们当然也需要慢慢调整。
众多预测机构也都预测中国经济会达到8%以上,少有7%以下的观点。
总结
ZF决策挺难的,既要稳物价(民众反响太强烈),又要保增长。但是我相信ZF还是可以做好的,因为他手中武器众多,真是不行自己嘞紧裤腰带也可以让自己更强壮(出现危机了才能让ZF意识到自己存在严重问题,平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可别跟他谈改革,他最烦了,毕竟赚钱要紧)。
因为改革红利空间巨大,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合法化、企业减税等都利好都在预期中,其实中国存在非常大改革的利好空间,在适当的时候释放一些都会产生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英明神武的决策者们必然懂的这个道理。(为了稳中求胜,可以放弃一小部分官员暂时的利益,这是政治的逻辑,对民众不适用)
最后还是那句话:听党的话,跟着政策走!(我们期待更加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