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549 17
2012-04-08
被封了一段,无法发帖。因为所有的辩论都没了,为了避免无休止的争论,我把各种不同观点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如有想反驳和评论者,请看完全文,并针对性评论。所有不针对性评论的,都是无知之辈。

有人认为,了解哲学应该阅读远原著,我把关于哲学学习的三种方法罗列一下:
1,世界各国通行的哲学教育都是哲学史。在此基础上,如果有兴趣深入了解,再阅读原著。本人属于通过哲学史了解哲学的类型,原著涉及不多。
2,中国哲学教育教授被认为具有科学正确性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坛子里的人认为,可以不了解哲学史,直接经过通用的大学哲学教育后,直接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的哲学原著。可以不了解约翰洛克关于第一第二性质的论述就辩论唯物主义。

上面简单说点题外话,现在进入正题,关于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类意识产生之前,物质就存在。所以,意识仅仅是物质(大脑)的产物。没有意识,物质一样存在,没有物质,意识无法存在

我把唯物主义发展划分成三个发展阶段:
1,朴素唯物主义阶段或称文科生阶段。人类大致从9个月开始,就具有物质永存的观念,就是朴素唯物主义观念。有兴趣同学可以搜集这方面资料。什么是物质永存观念?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不去观察某物时,我们认为它应该还在那里(不依赖意识而存在。你家里的电视不见了,你知道是被人拿走的,而不是自己跑的。
文科生唯物主义者认为,当我们看到红色时,客观世界确实有一个红色,和我们看到的红色一样。
朴素唯物主义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无论是否信神)都天生具备的观念。

2,第二阶段唯物主义是约翰洛克的第一第二性质阶段
洛克把物质的性质划分为两种,第一性质是质量,尺寸,广延性,速度等等。这是物质本有的属性,与意识无关。
第二性质是颜色,味道,气味,冷热等等。这是物质以某种形式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结果,不是物质本有的属性。即,这些不是不依赖与意识的客观存在。
以我们今天的经典物理学常识,我们知道颜色不过是电磁波,客观世界不存在所谓的颜色。所以,洛克的观点无疑正确。

3,第三阶段20世纪物理学的兴起,使得唯物主义这个词汇在当代本体论哲学上彻底消失,一个相关联的词汇是实在论。但实在论并非仅指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其实也是实在论。而20世纪的实在论实在不是我们能探讨明白的,尤其这里又这么多的文科生。
经典物理学中认为的尺寸,速度,位置与意识无关的物质属性,在20世纪的物理学中都与测量者有关。所以,20世纪众多的实在论中,有一种关系实在论,大致意思是,物理定律是实在的,这类似于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实在是数。你自己评价下,这玩意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当然,20世纪的实在论不是这个坛子里的人(多数都是文科生)理解得了的。我们只要记住一个事实:20世界关于世界本源的本体论哲学里,没有唯物主义这个词汇

坛子里有人会说,我说的前两个阶段都是机械唯物主义,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其实对物质的定义,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没有区别。机械唯物主义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把物质想象静止不动的,傻子都知道世界千变万化。机械唯物主义仅仅是在运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不变的本原。他们认为,原子是不变的,物质的运动规律也是不变的。
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甚至认为物质运动的规律也会演变。注意,不是随着认识而演变,而是物质规律自身会演变。(参考自然辩证法一书论述,或参考爱智论坛中,清算辩证法一文)。我们今天知道物理规律万古不变。
关于这一点,有人会争论,我不想就此辩论,因为它不影响关于物质定义的主题。

上面谈完了唯物主义,下面介绍对唯物主义的反驳。我先说一下,我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哲学是提问题,而不是标准答案,标准答案是科学了。

唯物主义最主要的论断是,意识出现之前,物质就存在,所以意识依赖物质

看这个命题:人类意识出现之前,地球就存在

这是一个无疑正确的判断
但是这个人类出现之前的地球,是否与意识无关呢

在无知的农民眼里,地球就是能种地的,平的土。

在普通人眼里,地球就是那个蓝色的球体,上面有绿色的植物和构成的海洋。但是我们知道,这样一个蓝色的地球,是我们意识表象中的地球,因为客观世界并不存在我们脑中理解的蓝色和绿色,蓝色绿色仅仅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而我们意识表象中的流动能解渴的水,仅仅是一团分子。所以,普通人眼里意识出现前的地球,并非与意识无关的地球

在经典物理学家眼里,地球就是一堆不同类型的分子的聚合物。但是分子仍然我们科学模型中的概念,而并非与意识无关的概念。当然,要解释这一点,需要大量篇幅,这里不多谈。事实上,它们和第二性质一样,都有赖于意识的解读。

到现在,唯物主义声称,虽然我们不同的人对意识出现之前的地球的解读不同,虽然对这个地球的理解本身需要依赖意识,但是地球作为一个东西,它的存在本身不依赖意识
这就归入了康德的自在之物的概念:我们的认识依赖与感官,所以认识的永远不是客体本身。但是可以假定确实存在一个自在的客体。
这又受到质疑,既然我们无法了解知道自在之物本身,我们何不假定它的存在

后我点评一下列宁的话: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什么意思呢?拿刚才的地球来讲,虽然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地球,但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物质的统一性)。
但是且慢断言其正确性,霍金在模型实在论中提到,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不过撤霍金,又不是这里的文科生愿意了解的了。

大家可以就这个话题讨论,我一律不回复。提醒大家一句,物理知识太贫乏的人,不要轻易尽量谈论。

补充一下非常重要的一点:
关于前面提到的客体永存的问题。就是儿童在9个月发展起来的观念:当不观察某物时,某物仍然存在。这一观念可以表述为:客体不依赖观察而存在

这个观念从常识而言,无疑正确,你不在家时,电视机不会自己跑掉。在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如贝克莱看来,一个东西,你不观察它,它就不存在。现代的物理学在微观层面也质疑客体永存的信念。

但是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客体永存的信念与唯物主义者说的不依赖意识的客观存在不是一个理念。因为这里的客体仅仅指观察者针对的对象。

不依赖意思的客观存在这个概念,与不依赖观察者而存在的客体不是一个概念。前者强调的是与意识无关的存在,后者没有说明客体是否需要意识的描述。比如,颜色本身也是客体,但是不是不依赖意识的客观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9 11:4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9 12:07:40
他们心灵早已封闭。除了他们自己,谁也开启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9 12:16: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9 19:18:33
简而言之,我们说到人类(意识)产生之前的世界时,我们仍然指的是人类(意识)出现之前的现象世界。而不是只现象世界背后的自在之物。

这样,既然现象世界是我们意识模型中的世界,就不是不依赖意识的客观实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9 19:30:27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4-9 11:48
周百五先生从现代科学角度发出的质疑,方向应该是正确的,并且也足以动摇唯物论的根基;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 ...
认为人类出现之前,仍然有某些意识在感知物质的存在。这一观念属于玄学范畴。

不论人类出现之前还是出现之后,我们了解的都是现象世界。当然,唯物主义假设现象由不依赖意识的物质引发,可是关于不依赖意识的物质的属性我们却没有任何把握,包括洛克说的第一性质。

这样就形成了死循环:什么引发了现象?如果说物质引发现象,那么我们却不能知道任何物质本有与现象无关的属性,那何必作此假设。可是如果说现象背后没有物质,又不符合我们的常识。

所以,绝对不能轻易认定唯物主义已经是真理了,或者唯心主义已经是真理的。这些都是哲学,不是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