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1370 3
2012-04-09
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是完全来源于生活的,因为读了博士以后很多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读什么专业?" 当得知我的领域是行为/实验经济学以后,便会接下来问第二个问题:"行为/实验经济学到底是在研究什么?"


表面上看,这是两个很容易容易回答的问题,我可以用十分专业的经济学术语把我正在研究的东西表述一遍,然后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而且我确定我说出的东西一定会给人一种很高深的感觉。其实觉得高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术语没几个人能听得懂,听不明白了,也就自然就觉得你很高深。其实我一直觉得相关的名词是有相关背景的人交流或者写论文的时候使用的,方便而且严谨。但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来说以罗列专有名词的方式回答问题无疑是一种逃避或是变相的自台身价。你听不懂么?哼哼,这才显得我很有学问!其实说出让别人听不懂的事情很容易,随便在字典里面翻出一个生字,或者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口气说出一种偶然学到新名词的英文缩写(比如CDO如何如何)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我发现很多刚入学术界不久的经济学学者在做学术演讲时总有本事把下面的人讲的一头雾水, 反观很多经济学界的泰斗们总喜欢用一个例子把很复杂的东西讲的十分简单。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是一种能力,这一点我很欣赏郎咸平教授,虽然他有的观点我不太赞同,但是至少他能把经济问题表述的十分通俗易懂,单单就这一点能做到就已经十分了不起了。虽然我只是个Junior,但在我写以下文字的时候,也会努力试着将复杂的东西说的简单易懂一些,当然,这样做也难免会使一些人在听明白了以后产生轻视的心理:哦,原来就是这样而已,看来学者和教授们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对此我只能说:经济学的体系很庞大,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些皮毛罢了......
   
事实上, 在最开始读博士的时候我也时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这们学科?当然,这个问题也许很简单回答,我需要一个博士学位,有了博士我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然后赚很多钱。这种答案实在太初级,这就好比如果工作的目的不是因为喜欢而只是为了赚钱的话那么便有些悲惨了, 因为人每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面,讨厌工作说明你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痛苦的。读博士也是如此,如果只为了学位的话,研究本身就会成为了一种负担,那么我读博士的几年中也不会快乐。因此,即使从一个十分利己的角度说,我也需要回答两个问题。1. 我学的学科是关于什么的? 2. 这些研究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样的意义?


鉴于本人只是一个Junior,因此写的东西难免有一些疏漏,有争议或是不准确的地方,还好这不是学术论文,只是一个随笔,但如果有什么错误的话还是请及时纠正。

   开始之前,如果你对行为/实验经济学感兴趣,推荐两本书:Nudge (助推) 作者 Richard H Thaler
                                                                                               怪诞行为学 作者 Dan Ariel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2 10:33:45
   看看。好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2 14:55:50
学习了 ,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20 12:59:02
本人对行为经济学挺感兴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