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19 18
2012-04-12
(1)网络很多时候真不是个好东西,能够将某些人的个人观点放大的群体,引起社会关注,而很多时候这个个人观点是不合适的,是损害其他人利益和名声的。所以在此建议人大经济论坛,对这类似是而非,对其他人产生不好影响的观点给予审查。
(2)文章水平的高低,不是取决于形式,很多人理解为计量方法的复杂性或者有没有复杂的数理模型。但一篇学术论文的真正贡献在于其思想性,在于能够是否解决某个重要问题(或者解释了某个重要现象),看看AER上2011年的文章The Collateral Channel: How Real Estate Shocks Affect Corporate Investment;以及The Chinese Warrants Bubble,其计量方法非常简单,最简单的回归。你能说这类文章水平低吗?
(3)《经济研究》第三期上的文章,差不多有4篇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效率问题,要素扭曲和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这可能与“两会”期间,以及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改革”关键期有关系,下一轮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依然是市场化,进一步减轻国有经济比重。客观来说,吴延兵的文章能够站在与既有文献不同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效率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贡献。其他,就不多说了。
(4)社科系统里的很多学者是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做研究的(不同于高校),如果把吴的文章能够发表在《经济研究》上归于内部稿,是对社科系统研究水平的否定和不尊重。
   在此呼吁人大经济论坛的经济学者们,请尊重自己,也请尊重别人,尊重那些沉下心,努力、刻苦追求学术研究的人。
   冷静些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2 23:19:57
这是两码事情。如果符合OLS的假设,当然没问题,爱怎么用都可以。

但现实是,大家都知道适合OLS假设的例子并不多,所以才发展了其他的技术。

至于吴的论文——其他的不在讨论范围,就被质疑的哪篇确实有点问题。如果真是讨论学术,你可以提出看法。自然别人也可以有不同意见,比如我就不觉得那是多大的理论贡献,而且计量上也有问题。退一步说,这个课题有意义,那么假如使用了不恰当的数据和方法,得出的结论还可靠么?

如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2 23:21:22
顶....不过我最赞同的并不是内部稿与否,而是现在对于数据\模型的过分倚重,实为不智。不应该为了模型而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2 23:27:09
审查倒不必要。我们自由的空间本来就有限。其实可以允许人家怀疑,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要将政治的东西引入学术怀疑当中,动不动就搞审查。成天辟谣本来就不对,谣言也不是空穴来风。说到造谣,有些人本来是靠造谣起家的。当年朱皇帝靠明教起家,后来他禁明教,历史往往有相似之处。
其实要将你的帖子放到那个关于经研关系稿里面更好。
网络的东西,不可全信,也不可完全不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可不必大动干戈,互相攻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2 23:33:13
zhxjin 发表于 2012-4-12 23:27
审查倒不必要。我们自由的空间本来就有限。其实可以允许人家怀疑,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要将政治的东西引入学 ...
是的,没啥大不了的。发论文就是为了有人看,既然有人看,肯定有说好话的,也有骂娘的。难道谁私下没骂过中外顶级期刊上的文章?肯定都骂过,“这种文章也可以发AER啊?” "这篇垃圾也能发xx啊!”

是好文章不怕别人骂,是烂文章就是发了权威又能如何呢?

搞审查就更加扯淡了,你让一个论坛当裁判,那它只能倒闭了。别忘记它挂着一个高校的名字,当学术裁判肯定要被人骂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2 23:36:00
中文期刊上,能做出什么理论贡献?简直就是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