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83 10
2007-02-11
以下是引用bajjio在2007-2-11 9:01:00的发言:

程恩富所说的“公有制”就是“国有制”,而国有企业在经营本质上和私营企业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它的经营目标要受到公共利益和各种政治利益集团的政治利益冲突的制约。当然,从逻辑上来讲,现代企业制度中基本上都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从理论上并不能证明私有企业的效率一定比国有企业高,但是反过来也一样。问题是,国有企业能够给经理人带来更大的激励吗?(如果是在受到严格政治,经济权力约束的环境之下),否则,代理人看重的可能只是其他的一些财政补贴,预算软约束而已。国有企业能否找到合适的代理人是个问题,其次,即使在经营条件和工作人员(包括经理人,工人的能力都完全一样),它受到的制约还是多一点。

我同意你的大部分观点,但关于中国“国有企业”的性质和效率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1、“国有经济”若要提高效率,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为条件。如果“国有经济”处于市场经济的包围之中,由于正的外部性的作用,市场经济在知识技术创新、公司治理结构、民主法治方面的创新等等会“溢出”市场,流入“国有经济”体制之内,制约“国有经济”体内的腐败和无效率,从而使“国有经济”的效率得以提升。同时,由于“国有企业”享有特殊的国家财政、货币、能源、市场等资源垄断和划拨优势,从而使“国有企业”的效率在表面上“高于”私营经济。

一个明显的例子,建行张恩照,贪污受贿严重,而中国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参与者对他都毫无办法。其结果,张恩照是被西方跨国公司告上了西方的法庭,才最终界露了他的真实面目。再举一个例子,当年中国北洋舰队所用的炮弹都是大清的“国有企业”生产的,但兵勇在使用时发现了大量的假弹和臭弹,顿生逃跑之心。可见,一个封闭的非市场化国家,其“国有经济”是不可能有效率的。

2、在中国,所谓的“国有经济”有三个本质性特征:

首先,假国有性。“国有企业”实质上是官僚垄断私产(你去看一看新、旧国企官僚们的豪华住宅、豪华家当、子女挥霍、拿美国绿卡比率,和下岗职工的贫民窟、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就明白了),或者是“党产”。即使“国有企业”模仿非国有企业的样子,搞股份制、上市,但它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

其次,邪恶性。不仅如此,当“国有企业”红火时,它是官僚的掌上明珠,是官僚们竞相争夺的“肥缺”。但当它亏损并面临倒闭时,国家将用全民的纳税来给予无偿的“埋单”。这种埋单是强制性的,老百姓根本不知情,也不允许老百姓知情——这就是“国有企业”的邪恶性;

比如为了支持中行、建行上市,国家先后强行从财政拨款数万亿人民币(2001年1.3万亿人民币,2004年460亿美元),替二者埋单。然后又成立“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个公司为它们剥离不良资产。实际上,在非对称信息下和现有制度下,所剥离的不良资产及其剥离过程本身就有猫腻,然后大量的资产落入了官僚和官商的腰包。

其三,危害性。国家用法律手段维持“国有经济占主体”,从而使国有经济包围私有经济,前面所说的市场经济的“溢出效应”非常有限。同时,“国有经济”会溢出大量的负的外部性,流入私营经济的肌体中,导致中国的私营经济普遍患有“国企病”,散发着腐烂的气息。

比如非国有企业为了生存,除了每年要交纳巨额的额外税收去填补“国有企业”的亏空以外,还要同“国有企业”一样去走门子、搞关系、跑政策,从而大大提高了经营成本。这导致中国民营企业的所承担的税收在人均GDP1000美元以上的国家中是最高的,甚至高的离谱。其后果一是导致民营经济之间竞争的过度化和非正常化,二是导致工人工资和福利大幅府降低。

以上拙见,不通之处还望老兄指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1 12:20: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30 00:41:31
这是我在07年的帖子,现在看来还没有过时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07:42:09
很有见解,一针见血!国企是滋生权贵的土壤,是创造中国当今贫富分化的温床,是导致国家无法公正执政的关键(比如,据报国营的烟草公司就阻止了中国执行联合国关于禁烟的公约)。至于监督,在一个连部委都搞出大量假发票的状况下,叫我们如何相信这些主管部门是能够有效监督它手下的国有企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08:33: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13:10:12
公有制就是国有制,而国有企业在运行上与私营企业没有什么区别?这位先生将公有制看成什么东西?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主体么?国有企业也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那么它与私营企业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公有制不是这样,公有制不会以一个企业的名义出现。没有公有制的市场经济。用市场经济的行为还看待公有制,是无论如何都看不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30 13:20:35
为何学者们都竭力鼓吹市场经济?因为这种经济可以给资本家们带来好处,资本家是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他们是市场经济的头面人物,换言之,他们是统治者。如果学者们能够从资本家那里得到些好处,那么学者们就不惜一切地为其存在做辩护,将市场经济吹嘘成民主的,高效的,对广大人民有利的。受到资本家青睐的理论,自然都是好理论,学者也可以通过贩卖这种理论来飞黄腾达。
那么学者们为何竭力地抹黑计划经济呢?他们自以为自己很高贵,应该天然地具有特权。但计划经济似乎总满足不了他们,而资本家却有丰厚的资金来收买他们。给钱多少的问题,就成了左右学者们态度的关键问题。计划经济之所以被资本家仇视,不过是因为计划经济没有给资本家留下任何席位——彻底否定资本家应当存在,于是攻击就无所不用其极。资本家自然是认为自己是应该存在的,是很重要的,就像奴隶社会奴隶主认为自己不可或缺一样,就像封建社会,地主总以为没有了他们农民就没法活一样。利益总是第一位的,计划经济被无限抹黑,市场经济被**地赞扬,看看中国资产阶级日趋壮大的现状,就应该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