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98 0
2012-04-13
国企私有化是物价上涨的“推手” 大 中 小 默认 BWCHINESE中文网 作者: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 那小兵 2012-04-12 星期四
BWCHINESE中文网专栏作家那小兵撰文指出:“民族企业被廉价出卖给了外企,国企福利功能被弱化或取消,然而,哪一次的最终牺牲者不是普通的中国民众?”

在中国生活的数月中,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在北京市区坐公交车只需一元人民币(用公交一卡通只需要0.4元),二是在苏州开电瓶车每月花费不到三十元。另外也有一个很糟糕的印象:到医务室看轻感冒被迫打三个小时吊针。简单来说,前两件事是享受了ZF的公共福利政策,后者是受了医疗企业化的苦。
现在民众在讨论着中国石油是否应当私有化的事情,其实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个体现社会民主氛围的事情,在当年的全民所有制之下,中国民众根本没有机会讨论这种问题。
正因为是中国国家所有的企业,作为中国人就有权提出意见,一方面监督那些滥发奖金和礼品的事情,另方面监督价格上涨的情况。
相比之下,美国在这方面却不如中国民主,因为石油公司是股份企业,属于私人机构,涨价不犯法,属于商业行为,民众监督不起作用,惟有通过官员投诉,向大公司间接施加压力。
在现实中这种间接施压也很难起作用,因为官员们许多要看石油公司的眼色办事。石油真的供不应求了吗?不是,美国石油需求量在近几年下降了近10%,但石油公司不是搞伊朗危机就是弄炼油设备停产,硬是把价格给哄抬上去了,这对于耗油量大的美国百姓的打击远比对中国民众要大,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是幸运的。
有些人说国企私有化才能够降低物价,真的是这样吗?楼价的飞涨是国企造成的吗?煤炭价格的上涨是国企造成的吗?当然,大蒜涨价更不是国企造成的。因为国家是属于公民的国家,所以其公民才有权申诉,有权抱怨,让那些老总们也得为卖高价酒道歉,为滥发奖金下台。
但如果换成是私人企业,如何花钱、如何消费变成了私人的事情,甚至送礼贿赂也成了商业行为,民众便有口也难辨。说到底,国企虽是个历史产物,但其存在也是现实的需要,凭空几个人一句话就把民众数十年的纳税钱和国有资源养大的国企廉价转手给私人,这是对公民权的藐视。
中国这三十年的发展离不开国企,每年国家通过国企让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民企发展,比如,房屋廉租补贴、工业用地补贴、教育基金补贴、交通补贴、能源补贴、医疗补贴等。正是这些补贴让外资认定中国劳工物美价廉,因此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工厂离不开这些国家补贴,那些没有补贴的部门就明显承担了较高的成本费用,比如电信和网络行业就是例子。中国的网络费用

比有国家补贴的韩国贵许多倍,而美国的网络费用也比中国贵许多倍,中美两国这个业务都是市场垄断,美国的由私企垄断,中国的由国企垄断,毛病出在垄断经营,而不是私企或国企身份。
许多中国民众有个误解,以为一旦私企经营就消除了垄断,这是天大的误解。举个例子,美国的AT&T电信和Version电信这两个私企垄断了美国90%电信业务,1984年被反托拉斯法分拆的美国电信在二十年后却又成了大垄断巨头,比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更可怕的是美国电信企业是按地区分割垄断,谁也不能进入另一个的地盘,明明只隔着一条街道却用着非常不同的价格。
中国民众的另一个误解是以为国企私有化就会增加国家ZF收入,ZF就会把收入分发给百姓。照目前情况看,谁有渠道购买国企呢?
当然是那些有权有势又有能力调用巨额银行贷款的人,这些人不会用自己一分钱购买国企,他们将花国家的低息贷款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国企,然后包装推上市圈钱,把钱花光了就搞资产重组,把损失推给广大股民,这早就不是新套路了,而这些国企的价值恰恰是全体国民数十年心血所养大的。这难道不是侵犯公民权吗?
回想这二十年来的中国国家公共产权转让历史,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民族企业被廉价出卖给了外企,国企福利功能被弱化或取消,然而,哪一次的最终牺牲者不是普通的中国民众?其实,在讨论国企是否应当私有化之前,最重要的是先检讨国企的管理政策和人事责任,而不是搞瞒天过海的国企私有化舆论炒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