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到一位达人写了这个贴了,潜水很久了,忍不住回应一下。 本人总被数据所困所伤,但根本没还有时间、能力去这样危言耸听、大张其鼓的置疑中国的数据。
先说说年鉴数据为什么就一定有错?再说说上海数据为什么有错?再说说北京数据为什么“感觉”靠谱。你都在感觉,又凭什么说年鉴数据错误的多少?
年鉴数据肯定有问题,地球人都知道,不用在这儿无病呻吟了。想想一年3000千本各类年鉴,你说怎么保证完全准确?你说不准确到什么程度?你说不用这些数据有什么数据?自己去海捞的调查?
这些问题你都能回答了,就不说解决了,我就膜拜你!!
再说了,你不用统计数据,可以做模拟实验,做实验经济同样可以揭示现象。而且做理论思想的创新比做计量更牛叉,那好,你可以做上述两方面的工作了。
退一万步讲,多少大牛是靠计量和数据的准确成名的?原创和对国家有意义的借鉴,是深层次问题的剖析、思想创新、外部观察的借鉴与逻辑推演得到的,而实证更多的是事后的佐证,从这一意义上讲,某人刚才讲的话太而空,空而泛。
退十万步讲,你不作论文可以,但多少青梀还指着它养家糊口?指着这些数据继续生存?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从自己可怜的收入中不断拿出货币购买着数据?而这就是为了论文、就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学术的进步和人生的理想。
点到此。。。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