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4308 19
2012-04-15
刚才看到一位达人写了这个贴了,潜水很久了,忍不住回应一下。       本人总被数据所困所伤,但根本没还有时间、能力去这样危言耸听、大张其鼓的置疑中国的数据。

       先说说年鉴数据为什么就一定有错?再说说上海数据为什么有错?再说说北京数据为什么“感觉”靠谱。你都在感觉,又凭什么说年鉴数据错误的多少?
       年鉴数据肯定有问题,地球人都知道,不用在这儿无病呻吟了。想想一年3000千本各类年鉴,你说怎么保证完全准确?你说不准确到什么程度?你说不用这些数据有什么数据?自己去海捞的调查?
       这些问题你都能回答了,就不说解决了,我就膜拜你!!

       再说了,你不用统计数据,可以做模拟实验,做实验经济同样可以揭示现象。而且做理论思想的创新比做计量更牛叉,那好,你可以做上述两方面的工作了。
      退一万步讲,多少大牛是靠计量和数据的准确成名的?原创和对国家有意义的借鉴,是深层次问题的剖析、思想创新、外部观察的借鉴与逻辑推演得到的,而实证更多的是事后的佐证,从这一意义上讲,某人刚才讲的话太而空,空而泛。
       退十万步讲,你不作论文可以,但多少青梀还指着它养家糊口?指着这些数据继续生存?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人从自己可怜的收入中不断拿出货币购买着数据?而这就是为了论文、就是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学术的进步和人生的理想。
      点到此。。。
复制搜索


复制搜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5 23:17:26
是啊,说“错误”不如说“虚假”更加科学妥当。 时有旧的研究成果被新的研究所更新补充或推翻,怎么就能严格界定原创研究没有错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06:11:26
很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体制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08:38:39
首先我可以告诉你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总人口数据2300万来自6普,其中户籍人口约1400万,非户籍常驻人口900万,我们根据一些微观数据,估计出户籍人口中就业人数/总人口在55%左右,那么应该有700万上海户籍人口就业,那么900万外来非户籍人员中只有200万在就业。你信吗?还有700万外来人口到上海来喝西北风吗?
而且根就6普上海统计年鉴已经修正了2009年的总人口,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你可以参考2008与2009年的上海统计年间,以前每年递增几十万人,突然2009年增加了400万人。还有很多人口输出大省严重的高估了就人口,仔细比对每年的数据,你就可以发现。如果不经仔细比对,就把数据输入你的EXCEL,你当然不知道里面哪些地方有问题了。
没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就不要批评别人。难道我对科学需要严谨的思考断送了大家的饭碗了吗?如果大家只停留在饭碗层面,就别想作出真正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08:53:04
其实一个生活在体制内的人,一个想打破体制的人!这个就是差距,反映了他们的现实生活,还有思想境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6 09:58:30
maradona111 发表于 2012-4-16 08:38
首先我可以告诉你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上海市总人口数据2300万来自6普,其中户籍人口约1400万,非户籍常驻人口 ...
如果不停留在饭碗层面,难以养家糊口,就更别想作出真正的研究。
再说您有以偏概全的嫌疑,点到此为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