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16 1
2012-04-16

                          1.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制定了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目标:

在重要经济区、重点成矿区带和存在重大地质找矿问题的区域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累计完成全区总面积的25.62%

完成东昆仑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在重点成矿区带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形成一批重要资源后备勘查开发基地。

新增一批能源和非能源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新发现和评价大型重要矿产地20处。

2015年,新建和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和复垦,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35%30%

矿山“三废”达标排放率90%,废水综合利用率达到50%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0%以上。

1.1.3 新疆矿产资源储量与分布情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有部分特色矿产,远景潜力很大,但矿产分布不平衡,地质勘查程度较低。截至2009年底,新疆发现的矿种有13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97种(亚种131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31种(亚种32种),非金属矿产60种(亚种93种)。在查明的资源储量中,有41种矿产探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居首位的有8种,居第二位的有6种,居第三位的有3种。

全疆已探明储量煤矿区101个,居全国第五位;铁矿目前探明储量为8亿吨;金矿探明储量不多,主要分布于西准噶尔和阿尔泰地区;在阿尔泰山和哈密找到了岩浆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特别是阿尔泰山的黄铁矿型,远景好、富矿多,伴生有金、银、硫等元素。

1.1.4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截至2009年底,新疆自治区实现矿业产值1080.03亿元,为工业总产值4001.12亿元的27%,其中:原油、天然气产值855.42亿元,较2008年下降36.65%;非油气矿业产值184.74亿元,较2008年减少9.69亿元。2009年新疆矿山数有3096个,同比减少60个,生产矿石量16810万吨,较上年减少1249.27万吨。

2009年有多家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在新疆自治区从事能源矿产、金属矿产、费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包括广汇集团、新疆天业、青松建化公司、山西潞安、八一钢铁集团、招金集团、紫金矿业等。

1.1.5 新疆地质勘查行业运行状况分析(1)新疆地质勘查投入情况

2006-2009年新疆用于固体矿产勘查投入[1]的资金为70.72亿元,占全国总投入(779.70亿元)的比重为9.07%,居全国第二位;实现98.71%的年均增速,增幅位列全国第一。

图表1:近年来新疆固体矿产投入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整理

另外,2008年至2010年,新疆“358”项目共部署安排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开展的项目708个,总经费超过2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达60亿元以上,拉动效应为13

(2)新疆地质勘查成果分析

2008-2010年,“358”项目在取得地质找矿重大成果的同时,还完成15万区调25万平方千米,覆盖率达15.1%;完成15万航空磁测8个片区15万平方千米;完成120万区域化探4.27万平方千米,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稳步提高;水工环工作卓有成效;在高海拔、大高差地区航空磁测上取得技术创新,实现了快速评价磁铁矿特别是隐伏磁铁矿。

截至201111月,新疆“358”项目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实现,初步形成了包括准东煤田、阿吾拉勒铁矿带、赞坎-老并铁矿带、彩霞山铅锌矿带、乌拉根铅锌矿带在内的5处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形成了东疆煤田、迪木拉里克铁矿、维宝铅锌矿等11处大型-超大型矿集区,新增资源量煤炭3357亿吨、铁矿11亿吨、铅锌560万吨、钨(锡)26万吨、铜镍116万吨、钼77万吨。



[1]勘查投入数据不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矿产勘查投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6 15:56:27
(1)新疆矿业权市场运行情况
◆ 探矿权市场
截至2009年底,新疆自治区有限勘查许可证5520个,其中当年新颁发勘查许可证1024个。2009年新疆自治区有偿出让探矿权100个,同比增长92%;合同价款19108.03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委托巴州、阿克苏、哈密等地州市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95个,合同价款3999.83万元。
◆ 采矿权市场
截至2009年底,新疆自治区颁发有效采矿许可证2988个,其中新立1911个(含地、州、市、县级发证),同比增加30个。其中自治区级颁发有效采矿许可证1183个,新立137个。截至2009年底,不同矿产的有效采矿许可证情况见下表。
图表1:近年来新疆有效采矿许可证分布情况(按矿种类型)(单位:个)
种类/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能源矿产        520        475        410        417
黑色金属矿产        141        120        150        166
有色金属矿产        94        85        102        135
贵金属矿产        103        75        92        106
稀有稀土矿产        10        6        5        5
非金属矿产        2094        1945        2197        2157
水气矿产        2        2        2        2
资料来源:****整理
图表2:近年来新疆有效采矿许可证分布图(按矿种类型)(单位:个)

资料来源:****整理
2009年新疆自治区出让采矿权211宗,出让合同价款为4.05亿元。其中招拍挂47总,出让合同价款858.07万元。
(2)新疆地质勘查企业数量情况
前瞻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地质勘查企业资质情况统计,截至2011年8月新疆共有物理勘探、固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企业22家,在全国排第18位;有地质钻探甲级资质企业7家,位列第22位;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资质企业4家;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甲级资质企业3家。而历年来国家在新疆地质勘查方面投入巨大,因此区外有大量地勘单位进驻新疆进行矿产勘查。综合来看,新疆本土地勘企业数量较少,即使有大量区外企业进驻,相对来说该区域市场企业竞争不算激烈。
1.1.2 新疆矿产勘查项目——国家305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实施背景分析
新疆位居欧亚大陆腹地,面积达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横跨全球三大成矿域的两个,即中亚成矿域和特提斯成矿域,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产资源的远景很好,特别是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矿产找矿潜力很大,是中国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提出了把新疆和整个大西北建设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重要基地的宏观战略设想,自治区党委、人民ZF认识到,加快新疆资源勘查研究,摸清资源家底,解决“具体资源不清”问题对于落实中央这一战略部署,开发建设新疆所具有的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明确提出了把能源和矿业作为新疆实施“全方位开放,东联西出”和参与国内外经济大循环的重中之重,优先发展的方针,制定了地质科研先行的工作方案和将新疆建设成为国家矿产资源战略接替基地的目标。
1984年5月自治区人民ZF经过反复论证和酝酿,联合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地矿部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加速查明和开发新疆矿产资源科技攻关”的可行性论证会。80多位国内知名的地学专家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同志参加了论证,并取得一致意见。依据专家们的建议,把这一科技攻关项目称为“加速查明新疆矿产资源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论证会后,自治区人民ZF正式向国家申报科技攻关项目,1985年3月4日,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以计、科(1985)305号文件批复,将该项目列为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随后,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的指导下,由自治区ZF主持,联合国家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教委共同组织实施了这一重大项目。“八五”至今,国家连续设立了“新疆贵重、有色金属大型矿产资源基地的综合研究”、“新疆优势矿产资源及大型矿床的综合研究”、“新疆优势矿产资源勘查评价研究”、“新疆大型矿集区预测与勘查关键技术研究”和“中国新疆与中亚邻国矿产资源对比研究与高效勘查技术集成”项目。“国家305项目”就是前后相继、持续深化的这些国家科技重点项目简明的总称。
(2)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305项目堪称全国固体矿产研究领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科研投资最多的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七五”到“十一五”期间,项目总投资为人民币3.8365亿元,其中国家投入23102万元,联合实施部门投入8410万元,自治区ZF投入6400万元。依托项目成果,我国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和矿业公司开展合作研究、风险勘探、技术援助、技术培训,吸引外资2.6亿人民币。
(4)项目实施成果分析
国家305项目是我国固体矿产研究领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投入资金最多、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也是国家较早实施的科技援疆项目。国家305项目共组织实施课(专)题355项,集成全国科研、勘查和教育系统中的优秀科技资源,坚持科研-勘查-开发一体化的研究道路,在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矿产开发取得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是自治区优势矿产资源转换战略的一项重大的科技先导工程。
◆ 科研成果
“七五”至“十一五”期间,国家305项目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由自治区人民ZF主持,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部门,汇集全国100多个科研教学勘查单位,相继实施了7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成果340余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41项,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208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其中,“罗布泊盐湖钾盐资源研究”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80部,发表论文近2000篇,为支撑引领新疆矿业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基础地质成果
基础地质方面,305项目提出陆间洋盆、多块体拼合、陆内造山和盆山耦合的“中亚型造山带”理论框架,确定了新疆大陆地质演化主要地质事件,编制完成新疆及邻区构造建造图、大地构造图、矿产分布图和成矿规律图,重点成矿带地质矿产和成矿规律图等系列图件。
◆ 矿产勘查评价成果
矿产勘查评价方面,305项目圈定金、铜、多金属重要成矿带50条,提交普查评价基地68处,提交萨尔布拉克、恰布坎卓他、京西布拉克、赛都、萨日达拉、康古尔塔格等金矿34处,实现新疆原生金矿找矿重大突破,使新疆黄金产量跃升至前列。累计提交科研预测资源量:金1070吨,铜镍1145万吨,铅锌1280万吨,钾盐3亿吨,铁3亿吨,银3117吨,锡6.7万吨,锑1万吨,汞1000吨,钨3.6万吨,氯化锂210万吨,氧化硼433万吨,硅灰石292.39万吨。
◆ 矿产开发成果
“九五”“罗布泊盐湖钾盐资源研究”课题,创造性提出“高山深盆、盆中藏盆”、“卤水流体上升补给成钾”的钾盐成矿新理论和“含水墙”成钾模式,提交KCl资源量3亿吨(超大型),潜在经济价值达5000亿人民币,使我国钾盐找矿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科研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年产120万吨硫酸钾矿山已建成投产;京希-伊尔曼得金矿床是国家305项目自“八五”发现到勘探全程介入的金矿床,探明储量50.3吨,是区当时一次性提交储量最大的金矿床。
初步测算,国家305项目成果潜在经济价值超过万亿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2800。
(5)国家305项目“十二五”科技计划内容
“十二五”首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疆重要成矿带战略性矿产资源与靶区评价”项目于2011年6月11日在乌鲁木齐启动。这是国家自“七五”以来,连续6个五年计划在新疆实施305项目。
项目以环巴尔喀什-准噶尔、西天山、阿尔泰山、东天山-南蒙古等重要成矿带为研究对象,聚焦区域成矿体系和勘查方法技术的关键问题,查明重要成矿带的成矿地质环境和关键控制因素,揭示大型矿集区分布规律和典型矿床形成机制,进行战略性矿产资源预测和靶区评价,为国家实施“利用两种资源”的战略和引导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项目预期成果为:预测大型矿集区2-3处,提交找矿靶区15-20处,提交科研预测资源量:铜100万吨、铅锌200万吨、铁矿石1亿吨、金20吨、钾盐1亿吨、铀矿3000吨。
项目由自治区人民ZF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同组织实施。项目设8个课题、30个专题,由来自全国20余家科研院所、大学和勘查单位承担。项目总经费9286万元,自2011年开始实施,2015年12月结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