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万物兴兴向荣,红花绿叶,鲜枝嫩苗,一派生机,每每用心眼打量必定神清气爽,舒服得很啦。这种舒服的感觉应该来自草食动物之对春天的期盼吧?
    今天晚饭后散步的路上见两学生拿着手机弓腰“找”东西,突然觉得很舒服,稍一用心联想,原来是因为:那种弯腰“找”的神态与小时候大人在插秧后不久的水田里弯腰“照”鳝鱼的情景相似。
    我家楼下一个护坡大概高5米以上、长几十米,砖砌的墙面上爬满了青藤,藤上绿油油的叶片几乎覆盖了陡坡,这里那里间或树立着一株两株蒲公英,坡前是一长片绿草地,草地每隔一段1-2米的地方紧挨着坡面的是几围翠竹,翠竹嫋嫋娜娜随风起舞,我走上草地,在竹丛与高坡间驻足,体会到了一种童年的甜美味道---因为我6岁前的家后面就有一堵如今还常在梦里出现的土坡。
    最近读《学习心理学》,学到了经典条件反应,即: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反应。我觉得,舒服感就是一种泛化的条件反应。我认为,甚至看到青山绿水产生的美感,虽然似乎很神秘,其实,也是一种基因化了的条件反应,或者说,是对条件反应的唤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