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高二学生江成博在学校课间升旗仪式后的演讲中,偷换了经校方审核把关的演讲稿,面向全校3000多名师生,当众讨伐教育,矛头直指现行升学和教育制度,在当地媒体进行了公开报道,随后广泛流传于互联网。据《扬子晚报》,江成博在演讲开始就指出了中国教育造成的一些后果:“根据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世界倒数第一,创造能力世界倒数第一……”他发出呼号,“这难道就是我们接受16年教育的结果吗?我们不能只为父母的理想而努力,应该有自己的理想。”“现在的生活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这种变味的教育,我们学了有什么用?就是考上大学又能如何?”
江成博演讲的内容反映了教育的通病,国民每天濡染其中,感同身受,应该不会陌生。作为一个学生,敢于违背学校和老师的意愿,公然倾诉憋屈,批评教育,几乎发出了一篇战斗的檄文,是需要勇气的,也体现了在东西方文明碰撞下深受民主思想教益的新时代学生的新风貌。耐人寻味的倒是有关方面对此次未经事先宣扬的演讲的态度和反响。一名在现场听了江成博演讲的老师告诉记者,这个孩子慷慨陈词,个人情绪化严重,纯粹是发牢骚。有老师认为,这孩子之所以这么做,“是想出风头,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而学校将之定性为,“江成博同学在不适当的场合,言论不当,用词过激。”总而言之,不管是学校的正式表态,还是老师私下的议论,都未给予江成博的演讲以应有的肯定。
首先,我们认定江成博的演讲内容,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揭示是非常真实的,从相当程度上说,他还只是指出了教育的一些负面现象,并没有全面地、深入地对教育弊端进行分析和总结,换句话说,还不够到位。
其次,他的演讲语言和语气虽然饱含了丰富的个人情感因素,毕竟他也是现行教育制度的受害者,但却不是个人情绪不恰当的宣泄,而是充沛地呼喊出了像他一样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备受摧残的孩子的共同心声,是代表了学生群体的集体想法的,没有学校老师所认为的那种偏离实际的大而空的情绪化、过激化表达。我相信,如此认真思考教育弊害以及敢于公开为其他同学发声,绝不是为了个人出风头,而是他具备民主意识,也是富有责任感的体现,而这些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吗?
再次,真正的德育,就是培养和要求他们在公开场合说真话,说有益的话,而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说些无关痛痒以至粉饰太平的巴结话。作为一个学生,他面向师生讲出了教育的痼疾,也提出了改革的热望,不正是学生具有良好道德的具体表现吗?众所周知,教育对公民的一生,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讲,都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作,是从本质上影响一代代人的伟大事业。一句老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颠仆不破的道理。怎么估量教育的意义都是不过分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积淀了太多的问题,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和怎么培养等若干重大方面,都存在根本性缺陷,沉疴在身,积重难返,亟需对教育现状进行深刻检讨、全面反思以至彻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