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国度,类似的问题,新兴经济体必须直面2012并不乐观的内外环境。
美欧日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乏力,正在无可避免地影响到曾一度异军突起的新兴经济体。放缓的经济增速和仍然无法彻底摆脱的通胀压力,正在威胁到新兴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
俄罗在看似良好开局的春天,并没有迎来经济的“春天”。高度依赖大宗商品——石油的俄罗斯尚未调整其经济结构,国内的投资环境不佳导致资本外逃现象持续发生。
印度经济正在探底,通胀如影随形,党派林立、各种政治力量制衡牵绊,裹足不前的改革,令世人担忧,印度经济或许已经失去昔日的魔力?
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预期增速将有明显放缓,尽管这是其主动调控结果,但同时难以忽视内外部艰难环境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受潜在涨价因素影响,物价上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短期经济形势掣肘颇多,步履维艰。
发达经济体持续的经济低迷,将导致全球总需求的进一步萎缩,对外依赖度高的新兴经济体的稳定增长将受到影响。同时,美欧经济不稳定性通过全球金融市场的同步化,传导至新兴市场国家,国际资本也可能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到发达国家,造成前者汇率的大幅波动。
危中寻机,真正变革,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进而真正承担起“世界经济稳定新引擎”的重任,还是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任由历史风浪的无情冲刷而毫无还手之力?不同的国度,类似的外部环境,站在十字路口,新兴经济体必须直面这迟早要来的抉择。
俄罗斯:“经济春天”未至
今年俄罗斯经济红火的开局主要靠高油价支撑,资本外逃仍在持续
俄罗斯的4月仍是寒冬肃杀,但在国际油价继续高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开局可谓红红火火:GDP平稳增长、进出口规模扩大、国际储备大幅增加、国家外债持续减少。
不过,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外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今年俄罗斯经济增速仍面临极大的回落可能性,加上过度依赖原材料出口的结构性缺陷没有得到解决,俄经济要迎来真正的春天还言之尚早。
高油价支撑的增长
根据俄经济发展部的统计,前两个月俄GDP同比增长4.3%;工业生产同比增长近5%,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更是超过15%。此外,该国就业市场持续改善,截止3月底失业人口约为480万,比去年同期减少90万。外贸进出口方面,前两个月俄外贸额为12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贸易顺差达到4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9%。而在消费物价指数方面,第一季度增幅仅为1.5%,比去年同期下降约三分之二,彻底打破了年初通胀大涨的传统。
俄ZF总理、新当选总统普京发出了“今年经济开局良好”的感叹。在他看来,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依然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俄经济能有这样的表现颇为不易。
但这一切主要还是靠油价的支撑。
年初至今,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运行,这让近一半财政收入依靠油气出口的俄罗斯ZF赚得钵满盆满。仅前两个月,俄油气出口收入猛涨近30%,也让其国际储备在一季度增加近3%,卢布兑主要货币的汇率更是一路走强。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计,今年国际油价将保持高位,该部门已将乌拉尔牌原油出口均价从此前的每桶100美元上调至115美元。无疑,高油价将使俄财政收入有稳定预期,从而使ZF在鼓励高科技和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增加社会公共支出方面底气更足。
资本外逃问题依旧严重
需要关注的是,高油价并不能阻止资本外逃严重的现象。继去年俄罗斯出现资本净流出842亿美元后,今年前两个月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尽管俄经济发展部和央行在统计数字上存在很大出入,但这两个月资本净流出额无疑超过200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部分投资者目前对下一届新ZF的经济政策存在观望态度,因此将资本留存海外。此外,俄ZF近日计划征收奢侈品税,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外逃。
普京承认,俄投资环境不佳与系统性腐败有关,其主要问题在于行政机构的工作缺乏透明度和社会监督,企业采取行贿的方式谋取经济利益。消除行政壁垒、提高ZF工作效率、打击腐败,将是俄改善经营和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
增长预期下调
日前,俄经济发展部将今年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7%下调至3.4%。该部门解释说,下调经济增长预期主要是受基数效应影响,因为统计部门修正了去年数据,上调了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期。
但在世界银行看来,俄经济增长风险主要与欧债危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油价可能下行等外部因素有关。此外,从俄内部风险看,存在产业生产效率低下、资金流动波动性大等问题。为此,世行已将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8%下调至3.5%。
俄专家大都认为,旺盛的借贷需求、较为强劲的工业生产等促进去年经济增长的因素未必能够在今年继续奏效。
尽管目前俄通胀持续放缓,但从全年来看挑战依然严峻。分析人士指出,俄通胀年初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卢布走强和ZF推迟提高公共领域税费,但从年中后消费物价指数增幅将加快,就连普京本人也认为,“要维持去年6%的通胀水平并不容易”。
对于俄罗斯而言,调结构、转方式,摆脱对油气资源出口的过度依赖是俄面临的长期战略任务,这一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今年的私有化计划能否顺利进行还要看国际资本市场的情况,而入世带来的好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显现。因此,俄罗斯经济要真正告别“冬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