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7508 14
2004-09-07
宏观经济学中,IS是实际变量的均衡,LM是名义变量的均衡,两者如何就能够达到一般均衡呢?宏观经济学中究竟是采用名义利率还是实际利率?记得保研时老师考过这个问题,俺一直没想明白。愿听各位大侠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9-7 21:01:00

几日前,偶也在考虑这个问题,遂参加吾道会讨论,既然闲人也算不上锦衣卫的恶徒,还是把我道的入门之法告知。在静态的ISLM模型中,都是实际变量,并非如你所言LM是名义,别忘了M/P。在动态条件下,情况有些变化,由于涉及到通货膨胀及预期关于资产需求,取决于名义利率。但需要注意,LM仍是实际的。如果你还没想明白,就参考巴罗的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哎忘了第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7 21:37:00

victor错了。布兰查德-费希尔的高级宏观第585页说得清楚,M/P=L(i,Y)中,i是名义利率。

矛盾怎么调和呢?586页讲,IS-LM模型是具有固定价格水平的。

但是,是不是IS-LM不能研究产出动态了呢?587页讲,研究短期调整还是可以的。但是研究政策的中长期影响,或者研究增长(资本积累动态),就不行了。

第587页还讲,就模型的形式而言,LM的函数形式与最优化方法推导出来的形式很相近,而IS的函数形式就差得远了。

麦克卡勒姆(McCallum)曾经概述了改造后的IS-LM框架,首先加入AS曲线(这是理论界的共识,因为IS-LM被认为是需求面分析),然后把IS曲线中的实际利率写成名义利率和通胀率之差。但是基于和上面587页同样的理由,这种改造从IS的角度而言,不算成功。尽管这样,这一框架被广泛使用。

(注:以前,一个完整的IS-LM短期分析是要拉上Phillips曲线的,卢卡斯推导出他的总供给曲线后,Sargent & Wallace(1975)正式把总供给曲线加入到IS-LM中。)

曼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到JEL有一篇宏观综述,他把IS-LM之争看作是理论和应用宏观之争,因为理论上,很多人已经放弃了IS-LM框架,但是在实证上,这个框架和数据拟合得很好,用于预测也较成功。

实际上,IS-LM的逻辑漏洞,据麦克卡勒姆总结,有六点: 1、固定价格水平 2、未区分名义、实际利率 3、只把资产归于货币和债券两类 4、只有短期分析 5、固定资本存量 6、不是从最大化分析中导出

对初级教科书中的IS-LM分析而言,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第1、2条。可以认为,传统的IS-LM形式如今只以错误的方式存在于初级教科书中。理论研究中,新的模型方法被叫做optimizing/expectational IS-LM mode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7 21:54: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7 22:23:00
斑竹是对的(但不能就说我是错的,唉,真小气!)。的确,问题的关键是价格不变,所以在静态条件下才是实际利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7 22:37:0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9-9 03:04:00

顺便说两句。

在IS-LM分析框架中,为何产品市场是流量分析,唯独资产市场或货币市场是存量分析?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真是像假设那样是不变的吗?中国不是,美国也不是呀。宏观或货币都有描述(夏皮罗,梅耶,米什金等)。也可以参照《货币数量论》论文集中(有王传纶的中译本)广受称誉的塞尔登那篇“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文献。

Hicks自己后来也是不满意的这个框架的。其中关于流动性偏好,总是让人觉得牵强,本人所见不广,华人学者蒋硕杰的见解倒是入木三分的,得到过诺奖提名,主流为了封杀他的文章,国际年会破例不出版论文集,殃及与会其他学者。我个人不大相信IS-LM模型是一个好的一般均衡框架,特别是关于利率决定问题,可贷资金说似乎更具说服力。很多人可能说IS-LM倾向于短期分析,可是长短期的划分也没有定论呀(何况AS曲线尚有不同时期的划分,各流派差异较大;AD曲线似乎没有时期上的差异)。所以看到版主贴出“凯恩斯经济学如何来到中国”中考证华人学者贡献时,版主已经提到了蒋硕杰。这位前辈学人非常值得尊重,也已经得到国际著名学者的称道。

我作补充是因为,他不是一个盲从的学者,而是敢于挑战权威主流学派有独立观点的学人,而且得到过剑桥的Pigou、IS-LM模型始作俑者Hicks的回应(参见蒋硕杰《蒋硕杰经济科学论文集--筹资约束与货币理论》,北大版,1999“第十五章 可货资金与流动偏好/约翰·希克斯”)此外,货币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大卫·莱德勒(David.laidler)对蒋的贡献也有专论(见“第十六章 蒋硕杰的货币经济学的来龙去脉”)。

“可能像Mankiw所言,这个框架和数据拟合得很好,用于预测也较成功”的缘故,但目前说它是错误的,从而要从教科书中删除,似乎没有充分依据。至少说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分析框架能取代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9-9 3:26: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4 23:16:00

忘掉Is-LM把 流毒无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