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6030 10
2012-04-18
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词语,叫做义气。翻译成现代的词语就是人情。中国是一个崇尚义气人情的国家,很多情况下,人情很重要,人脉很重要,但是,讲人情真的是讲人情吗?
未必尽然,有时候,不讲人情才是最讲人情。

先看看,什么是人情。
所谓人情,也就是类似于货币的一种东西,人们通过它来进行交换——往往用来交换一些不能得到,或者不好得到的东西。

“诶,老李,有件事不值当讲不当讲”
“老王,咱俩的关系还有什么客气的,说!”
“这个,这个,我女儿最近刚毕业,还找不到工作,能不能在你公司里先实习实习?”
“没问题,这点小事算什么!”

这样,就产生了人情。
很显然,一个职位是不好得到的,而在有熟人可以帮忙的情况下,很多人也觉得没有必要正规的得到。于是欠下一个人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另类的交换手段。
中国人之所以喜欢人情,多半和这两点有关。
不好得到的东西太多了。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尽的,而资源永远是稀缺有限的。真正的有权利有钱人不多,更多的人需要通过理性的排序和取舍来进行舍弃。但是能不能做一下弊,得到更多?通过熟人和人情,确实能在表面上获得一些不好获得,或者不能获得更多的东西。
不好得到的东西,也不少。很多东西不是不能获得,而是不好获得,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智慧等等代价。理性的人会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得这些东西,但是人要是太理性了就会依靠人情——动动嘴皮子谁不会呢?
看起来皆大欢喜,人情就好像是自己能够印制钞票一样,扩展了自己的支付范围,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有何不可呢?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唉,快过年了,上次老李帮咱们女儿那么大的忙,咱们是不是应该送点东西表示一下谢意呢?”
“老头子,你准备送点什么呢?”
“请老李吃顿饭怎么样?”
“行,就这么办吧”
……
“老王啊,有点事情得求求你。”
“恩?什么事啊?”
“听说你爱人是税务局的,我们公司这个月资金有点周转问题,能不能帮忙申请个缓税?”
“额,这个有点困难啊,我爱人不是负责这一块的啊。”
“老王啊,上次你女儿的事……”
“好吧,我试试吧……”

人情是一种另类的货币,是一种可以自己随便印制的货币——正因为随便,正因为另类,所以无法规定币值和适用范围。
人情总是要还的,你还的符合不符合别人的意愿?你还的多少符合不符合别人的感受?——人情有时候还要依靠货币,真实的货币来偿还,有时候偿还的更多。人情这个时候就是一种高利贷款罢了。
用货币偿还的人情还是幸运的,人情往往是要用人情偿还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时候滴水人情也会被迫用涌泉相回馈。——往往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说不?会被社会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唾弃。接受?往往又让自己觉得太亏——我使用人情本来就是为了节约成本,最后怎么又倒贴呢?
人情不是高利贷,就是跌停板。

“老王,你女儿上的是什么大学,上次好好地一个项目就砸她手里了!”
“唉,老李,你这么说话就不对了,大学生本来就经验有限。”
“经验有限?经验有限你还让我给她那么好的职位?”
“那是你自己当初答应的,我可没说。”
“好,算你狠,你赶紧领你女儿走人!”
“走就走,给你这种破老板干我们还不稀罕呢!”

不能得到的东西有着你不能得到的理由。不好得到的东西有着你不好得到的原因。往往忽视了这些理由和原因,用人情作弊,提前支付,往往也会因为这些原因而导致恶果。
看起来熟人帮熟人的忙,是一种友谊的体现,但是一味的追求人情的友谊,建立在利益之上,也会因为利益而破裂。而把上好的友谊用作人情,也只能玷污和污染那些纯洁的东西。
中国人总是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其实,那些哪是朋友,只不过是一些利益交换的对象罢了。人们总是说积攒人脉,其实,不如说是积攒作弊的可能。
对人情的追求,往往不能得到朋友,甚至会毁坏友谊。真是对“义气”这两个字的最大讽刺。

由此观之,规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东西。虽然有时候他很“无情”,但是他又很“友善”。一切人在他面前都是平等的,这是公平,这也是最大的福利。
莎士比亚说过,不要向朋友借钱,否则你会人财两失。
中国之所以崇尚人情,一方面是因为固有思想在作怪,一方面是制度体系不成熟。幸好,这两者都是可以改变的。人情是一种最沉重的成本。他的偿还,远远高于银行的利率。
所以,不讲人情,其实是最讲人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18 10:29:04
不错哈,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18 23:28:06
为毛没人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10:57:30
美文一篇。这样的文章应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学语文教材里多一些讲道理的文章,中国老百姓的素质能提高一大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22:29:48
中国貌似正准备往信用社会发展,逐步淡化人情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1 07:27:24
不讲人情其实是最讲人情,说得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