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比较现实,直接关系大家养老金,甚至关系干活年数。
首先,引中国江苏网的材料:
55岁退休拿钱比50岁退休少200元 |
|
|
|
在一家国有企业里面做劳资干部的彭女士说,他们单位有两名一同进厂上班的女同事,同样的年龄,缴费基数也是一样,其中一人是职工身份,在50岁时即5年前办了退休,而另外一人因为是管理人员,到上个月满55岁办了退休。 按理说后面一人因为多干5年,多缴了5年养老保险金,应该要比前面一人拿钱多,可是没想到她的退休工资算下来差不多1800元左右,而5年前退休的那名女员工现在的养老金已经达到了2000元,相差了200元。 彭女士算了一笔账,55岁退休的多上了5年班不说,如果按照养老保险缴费基数5000元计算,那么单位与个人一年合计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为26400元,五年共计缴费132000元,这其中个人缴费为33600元,单位需承担99000元。“比前面那位女工多缴了这么多钱,拿的退休工资竟然少200元”,这样的事情叫彭女士等一班女性管理人员难以理解。 为多拿钱,不少人造假提前退休 因为觉得多缴了钱反倒少拿钱了,彭女士还透露了一个信息,现在不少女性管理人员快到50岁的时候,就找人造假材料,把干部身份改成普通工作人员身份,这样就可以提前5年至50岁办理退休,一来可以少干活,二来到55岁时还可以比正常退休时拿得多。 “材料改不成就放弃岗位”,彭女士还介绍,如果领导不同意的,就在单位吵,怎么也要恢复普通工作人员身份,这样就能提前5年退休。 彭女士说,她所在的单位就有人这么做,而且也有人给她出主意,让她早点办退休回家享清福,可彭女士觉得为多拿钱就去弄虚作假不好,但是她又觉得多缴5年养老保险反而少拿钱,肯定是吃亏的,这也挫伤了参保人员的缴费积极性,因为一直以来养老保险政策是宣传“多缴多得”的。彭女士觉得,政府应该要出台相应政策解决这个问题,要不然就统一女性退休年龄,这就不存在5年的退休时间差了。 早退休划算,因为养老金年涨10%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记者采访了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人士。 据介绍,按照目前我省实施的养老金计发办法,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以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再乘上缴费年限的百分比;第二部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从计算公式上看,如果缴费年限较长,那么缴费年限百分比较高,而且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较多,应该是55岁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要高于50岁退休时的待遇。 以两位同时工作的人员为例,假设她们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话,那么基础养老金就等于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而且50岁之前的缴费年限为30年,当年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为39000元。其中基础养老金=3000×30%=9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9000÷195(即5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200元,那么她的养老金应为1100元。 而过了5年,到另外一人办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涨到了4000元,个人账户金额为42500元,那么基础养老金=4000×35%=1400元,而个人账户养老金=425000÷170(即55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250元,那么她的养老金为1650元。可见55岁退休时的养老金确实比50岁退休要高出不少,差距有550元。 可因为每年养老金都会进行调整,最近5年以来都是以10%的幅度增加,5年前的1100元,5年后上涨到了1771.5元,已经比1650元高出了121.5元,再加上“托低”等政策倾斜,每年至少能增加30元的工龄补贴,两者的差距应该在200元以上。而随着今后每年的调整情况,两者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确实存在部分多缴费拿钱少的情况 对于彭女士反映的情况,以及这样的养老金计算结果,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人士。可对方均表示对此不方便发表看法。因为养老金调整是国务院出台的文件,而且要求各地方尽快落实,作为地方上的行政主管部门只能照此执行,而且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这也是好的事情。至于是不是出现了部分多缴费拿钱少的情况,他们表示没有接到相关反映。 随后记者与南京市某区社会保险所的一位负责人取得联系,他在电话里面就直言,随着养老金待遇水平每年大幅调整,确实有一些女性管理人员向他们反映过这样的问题,经他们查验,她们反映的情况也属实。而且该区社会保险所也查出过有人私自改变档案材料,把管理人员身份改成普通工作人员想提前至50岁退休的案例,已经进行了相关处理,看来也是这个原因。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他们也跟反映情况的女性管理人员做过解释,虽然退休时工资拿得少了点,可在职的时候她们拿的要高很多啊,而且如果具有高级或者副高职称的,退休时还能额外再增加好几百元的养老金。不过彭女士对这样的说法当即给予否认,她说,在职拿得多那也是因为工作出色,现在比她们多干5年活,钱反倒拿得少,叫谁都接受不了。记者 端木 |
|
|
我: 这个事情乍一看有点雷,还属于切身利益相关。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这5年国家调整养老金增长比例为10%,而5年后的平均工资从3000元上涨到4000元。 这个总涨幅约为33%,而远远低于调整正增幅10%的五年复利。而个人账户的累计存款且不说,这里例子中做了简化。
国家调整增幅是因为这两年通胀比较厉害,而且老人年龄越大也需要的各种看病之类的钱越多。 国务院下发这个文件是没有错的,如果一直是不变水平的养老金,那反而有点问题。而职工平均工资上涨水平赶不上通胀也是这几年的现实,毕竟这个不是人均收入。说到底就是如何解决“复利的威力”这个问题。
其实解决起来也不麻烦, 两种选择吧: 一、设置修正基数,就是这当年的平均工资(4000)和5年前工资经过增幅调整后的数额(3000*(1+x)^5)二者孰高,用较高的作为基数进行运算。
二、也可以实行阶段差异化增长率。 比如50~55岁之间,增长率为国家规定的增长率10%乘以某个数值。 50~52,为10%*0.5, 53~55,为10%*0.6 然后到60岁之后,为增长率*1.1 为10%*1.1 这个也符合越老的人需要用钱越多的状况。 3000*(1+5%)^3*(1+6%)^2= 3902.45. 那么就是基数变少了。 同时如果到了通胀较低,平均工资增长较慢的年代,只需下调增幅额度 10%,也就可以是这个基数同时降低。 也解决一点52、53岁退休的人问题。
嗯,不过具体设定这个数值时,我认为最好做出曲线来计算,以使得早退休人的基数曲线总是在55岁退休人的曲线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