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717 15
2012-04-20

两个贪心饿鬼要分一个饼吃。而这俩都不是省油的灯,谁要怀疑他少分了一丁点  
都跟你没完。你说他们应该怎样切才公平?  


(很多人会想,这还不简单。从正中二一添做五,平均主义。因为这世界不患寡而  
患不均。行不行?可你忘了,这两人拿到自己那一半时,眼睛还会盯着另一半。  
心想他那半拉子里夹的是花旗参,我这半里一定是萝卜干。我非揍他不可!)  

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这个饼要如何分才公平?  

再增加一个问题:三兄弟都爱这三项遗产,爱车,房子,  
10万大洋。车,房绝对不能卖。三人又不想住一起。这怎么分才公平?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可以学到很多经济学原理。  

声明一下:这个问题和答案都是一个在美国教书的一个数学博士写的!作者自称花费30年时间研究马克思主义!      

==============答案========看完问题看答案哦==============

我们中国人号称文明悠久,聪明过人。可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想清楚这么个简单问  
题。五千年过去了,我们的思路还停留在盼包公转世,或哀求当政者“民为本,  
社稷次之,君为轻。”眼巴巴地期望分饼人刀下留情,让我等还有活路。  

还有一批文人甚至摇唇鼓舌,说只要经济发展而把饼做大点,怎么腐败分法都行。  
听得我都要吐。多大的饼能养得起成克杰?  

***的答案是让分饼干部们去三讲,据说讲完后分得楞是匀。  

马克思的分法是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可惜  
他治学缺乏严谨,搞不清楚到底怎么按劳分配,谁来分配。其门徒也不闹明白,  
胡来一气。留下一个永远理不清的烂摊子。  

老马及后来的小马们,似乎也觉得不对。因此又有更荒谬的解决办法:把这两个  
小气鬼改造成共产主义新人。于是怎么分都无所谓啦。也不想想做不做得到。  

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有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答案:分权制衡!  

两人只要说清楚,一个动刀子切,另一个动手先挑。切者不能挑而挑者不能切。自  
然天下太平(即公平)。  

别搞错了。切饼者完全可以是个傻帽,自做聪明把饼分得一半大一半小。当他发  
现剩下给他的是小的那一块,他只能煽自个儿的耳刮子。  

挑饼的仍然可以发现,他挑的那半夹着萝卜干而另一块里有花旗参。他跺脚咬牙  
恨的也是自己怎么不挑那一头。  

这就是公平!公平是唯心而不是唯物。  

于是当分饼制度一旦建立,这饼必越分越合理。相反,只要切饼人有权先挑,而  
且这家伙有终身制,即使他当初的确是圣贤,这饼也只会越分越不均。  

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明白,为什么美国200多年来越来越廉洁,就因为美国的国父  
们立下了三权分立的分饼制度。这个制度不在于消灭人的恶习恶念,却迫使人为  
私利求公平。迫使魔鬼伪装圣人,拿到小的那块时心里恨得直咬牙嘴上还自吹是  
我让你一马。  

而为什么我们中国才50就越来越腐败。就因为我们中国人傻到把切饼分饼权一鼓  
脑儿都交给了一个天子!我们中国人2000年来,总是埋怨分饼人不地道。受不  
了就把他宰了换一个。过若干年又宰又换,永远逃不出这个怪圈。  

哥儿们,不是分饼人不地道,是分饼制度sucks! 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百试百灵。  
------------------------------------------------------------------------------------------------------------
再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Ailsa不愧是学经济学出来的,一看到问题就跟我说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呵呵,不过这个问题要是学了经济学还搞不清楚,那就是白学了。  

前面说过,马克思主义是唯物的。认为每件事物都有一个内在的,恒定的,用  
劳动时间来度量的“价值”。按照这种机械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三件遗产怎么  
也分不出四件来。  

唯物主义的另一局限在于,它不承认三兄弟各自的七情六欲会影响到这三宝的  
效用。因为那有唯心主义之嫌。  

多数人对这个问题回答是找公平调停人估价,再按估价分。因为我们一般不会  
注意到,同一件东西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用”。  

我们不妨假定,老大最爱那房子,那童年美好的回忆是无价的。对他来说,这  
房值25万。他心想:车子嘛虽然是上好的奔驰,最多值5万。  

老三年轻,最爱的是车。那车他是垂涎已久,而且是市面上绝版的古董。对他  
来说花10万也干。房子无所谓,15万他还不一定愿买。  

老二介于二者之间。对他来说,房子值20万,车值8万。  

这三人可能是家教良好,你推我让。哥哥自觉长兄如父,弟弟要学孔融让梨。  
争执不下。最后大哥面子大说了算,最“值钱”的房子给老三,10万大洋给老  
二,自己把最不值钱的车留下。谁也不许再争。就这么定了!  

(儒学的信徒们估计都会这么干的)  

这种“大公无私”的分法,结果是相当于老大得了5万,老二得了10万,老三  
得了15万。不公平不说,遗产效用总和只值30万。  

相反,如果亲兄弟明算帐。说好谁也别让谁。你想要哪样你就得死争哪样。只  
有一个规矩:咱不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你要真想要你就出个价投个标。  
中标者出钱“买”货,然后兄弟们分钱。  

于是,老大用25万“买”走房子,老三用10万“买”下车。跟那原来的10万堆  
一块,45万。各再拿15万。也是皆大欢喜。  

所不同的是,这种“自私自利”的分法,遗产效用总和是45万! 超过前一分  
法15万!这下马克思可要傻眼了,把同三件事体多变出50%来?  

同样是三件遗产,两种分法效果大不相同。前一分法显然既不公平,又没有物  
尽其用,也就是说没有将效用极大化。第二种分法使得 1。各得所爱,2。公平  
合理,3。将遗产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这个既公平,又使全“社会”达到最大效用的分法的前提,是每人为自己着想。  
你千万要自私自利。不要去为他人瞎操心。别人自己会为自己打算,不用你劳  
神。用英文说:Your treasure is someone's trash (你的宝贝是别人的累赘)。  

比效用极大更重要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总是可望不可及的公平原则。跟上  
节分饼问题一样,公平来源于人类趋利避害之心。而所谓“大公无私”竟是不  
平等的根基。不相信吗?头一回听说是不是?  

道理很简单。“大公无私”要求人们吃亏不吭气。甚至做了冤大头还要陪笑脸。  
而你越不吭气就越吃亏,社会就越发不平等。“天堂”就是这样变成地狱的。  

每个人在一定规则内为自己打小算盘的结果,就是使全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效用  
极大。就是使社会达到尽可能的公平。利己是利人的前提!  

这就是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  

(An individual who) intends only his own gain (is) l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o promote an end which was no part of his intention. Nor is it  
always the worse for the society that it was no part of it. By pursuing  
his own interest he frequently promotes that of the society more  
effectually than when he really intends to promote it. I have never  
known much good done by those who affected to trade for the public good.  
--- Adam Smith, Wealth of Nations, 177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0 16:27:17
非常漂亮的两个小故事。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16:41:19
挺好的故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16:53:37
关于效用的问题,还是有值得争议的地方。第一,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折算;第二,为了效用最大化是否意味可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比如说你看见一辆失控的车上有5个人,你推下你旁边的人道车轮下,可以阻止车失控,那么这个人是否应该推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18:05:16
有意思,发人深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0 18:28:46
2个答案都巧合地跟我想的一样,可是我试图想想标新立异的答案,却好像被框住了,有别的思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