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223 41
2012-04-22
            理论源于现实,新痛苦指数首先是源于现实的,将基尼系数加入痛苦指数,来表针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显然在表象上具有现实意义,但如果返回痛苦指数在宏观经济学中的意义,加入这样的变量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反而会使原先的痛苦指数政策含义变得模糊不清、毫无意义!
            回到宏观经济学,痛苦指数将通胀和失业率作为两大指标,原因有三,一是这两个指标均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二是通胀和失业率均是短期宏观调控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能在短期内对这两个变量产生影响(不在赘述,有兴趣可参照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章节;三是通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具有菲利普斯关系,短期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使通胀和失业率处在一个较为恰当的位置,痛苦指数可以较好地指导政策调整方向。
           新痛苦指数将基尼系数加入其中,基尼系数显然关系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基尼系数在季度和年度中往往是恒定的或者变化很小(有兴趣可以看世行关于各国收入分配状况的统计数据),在一个指数中加入这样的一个指标显然不合适。其次,基尼系数并不是一个短期调控目标(宏观经济学四大调控目标没有这一项),收入分配情况是一国制度变化、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长期反应,并不是一国短期经济政策的结果,将一个长期指标加入的痛苦指数显然不合适,这会导致新痛苦指数的宏观政策含义不明确。有人可能认为将新痛苦指数可以进行跨国比较,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首先痛苦指数的并不是为了进行跨国比较,而是用于指导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次,各国由于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横向比较往往不具有任何意义,比如我们现在可以观察到金砖四国收入差距均远远高于很多发达国家,难道可以就此认为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有问题?就算这样的比较可以成立,也并不能衍生出任何有效的政策含义。
           当然,我国收入分配情况非常严重,可惜的是收入分配并不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可控的结果,改善收入分配一般不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是依靠劳动力市场建设、制度变迁、技术进步、教育培训等长期政策。苗实忧国忧民的情怀可嘉,但事实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历经很多学者的推敲和完善,期间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可以说是宏观经济学中最为完善的部分,已经很难撼动。如果有志于研究经济学,关注收入分配问题,我建议大师应该重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至少要读透高级微观和宏观,然后从现实出发,可能会有新的理论创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2 13:34:10
又要引起一片争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你写的神马东东,大师根本看不懂,如何与你论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2 14:09:51
我提前模拟下大师可能的回复(下面都是他曾经用来回复别人质疑的经典瞬间):

第一阶段,他会说: “新痛苦指数本来就是基于对已有经济理论的归纳和对经济现实的感悟。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学得好的经济学本科生一看就会明白。甚至可以直白地说,如同旧痛苦指数一样,就是一个常识性的经济学公式。而且,失业率.通胀率和基尼系数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量纲没有冲突,内涵更丰富,指向更直观。”

如果你继续就具体问题质疑,则转入第二阶段,他会说“我只是提出一个理论,它肯定还不完善。如果你有想法可以继续完善它。”

如果你继续追问,下面任意一句话都可能跳出来哦:

1)走到天尽头,我还是个学者,三个原创理论与三部独立作品就是真凭实据。

2)如果提的问题,不能推翻或完善理论,那么这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呢?如果大家都来提几个鸡毛蒜皮的问题,让我非回答不可,那我一天什么事都不要干了,都去应付这个。试问,我自己的事情干不干?我吃饭靠谁???

3)您没有推翻过我的三个原创理论中的任何一个,其他人也没有,这足以证明这三个原创理论存在的价值,尽管这三个原创理论发表已经两三年了。再一个,什么是小丑?您不是小丑,请拿出您的原创理论,好让我开开眼界!!!

4)我是理论的原创者,不是什么罪犯,光明正大着呢。而且,我早就说过,谁能推翻我的理论,绝对重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
guanzhong9696 发表于 2012-4-22 14:09
我提前模拟下大师可能的回复(下面都是他曾经用来回复别人质疑的经典瞬间):

第一阶段,他会说: “新痛 ...
大师关于1+1=?这个问题的回复,不得不看: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21974-2-1.html
chris163 发表于 2012-4-22 11:08

1+1=?

chris163先生,我首先说明,在人大经济论坛我从来不回答坛友对很简单问题的疑惑,这是我一贯坚持的一个原则。因为,关于1+1=?这类很简单的问题,书本上已经有明确记载,并且我主张理解上最好以书本的解释为准。而我考虑到自己在理解1+1=?这个问题上可能会出现偏差,以致于误导年轻学子,所以一般建议是自己查书,并且通过反复琢磨来搞懂1+1=?。所以,今天我尽管还是会坚持我的老原则,但是我在这里也会提供一下关于1+1=?这个问题的书本出处,以便chris163先生查阅。即或者查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数学入门(全六册)幼儿园数学教材》,或者查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01:17:14
这个说的还靠谱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