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
会计与财务管理
求助标红部分的分录解释???
楼主
来梦来人
2732
6
收藏
2012-04-23
悬赏
2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例2-7】 20 x 6年1月1日,EFG银行向某客户发放一笔贷款100 000 000元,期限2年,合同利率10%,按季计、结息。假定该贷款发放无交易费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相同,每半年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一次。其他资料如下:
(1)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l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2 500 000元。
(2)20×6年12月31日,综合分析与该贷款有关的因素,发现该贷款存在减值迹象,采用单项计提减值准备的方式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3)20×7年3月31日,从客户收到利息l 000 000元,且预期20×7年度第二季度末和第三季度末很可能收不到利息。
(4)20×7年4月1日,经协商,EFG银行从客户取得一项房地产(固定资产)充作抵债资产,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85 000 000元,自此EFG银行与客户的债权债务关系了结;相关手续办理过程中发生税费200 000元。
EFG银行拟将其处置,不转作自用固定资产;在实际处置前暂时对外出租。
(5)20 x 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当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4 000 000元。
(6)20×7年12月31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租金1 600 000元。EFG银行当年为该房地产发生维修费用200 000元,并不打算再出租。
(7)2X7年12月31日该房地产的可变现净值为83 000 000元。
(8)20X8年1月1日EFG银行将该房地产处置,取得价款83 000 000元,发生相关税费l 500 000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EFG银行的账务处理如下:
(1)发放贷款:
借:贷款——本金 lOO 000 000
贷:吸收存款 100 000 000
(2)20×6年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l2月31日,分别确认贷款利息:
借:应收利息 2 500 000
贷:利息收入 2 500 000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2 500 000
贷:应收利息 2 500 000
(3)20×6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10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 000 000
借:贷款——已减值 100 000 000
贷:贷款——本金 100 OOO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100 000 000—10 OOO 000=90 000 000(元)
(4)20×7年3月31日,确认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1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1 000 00O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收入=90 000 000×lO%/4=2 250 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2 250 000
贷:利息收入 2 25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90 000 000-1 000 000+2 250 000
=91 250 000(元)
(5)20×7年4月1日,收到抵债资产:
借:抵债资产 85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6 450 000
贷款损失准备 7 75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99 000 000
应交税费 200 OOO
(6)20×7年6月30日,从租户处收到上述房地产的租金8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8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5 000 000-84 000 000=1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1 000 OOO
(7)20 x 7年12月31日,确认抵债资产租金等: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 60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600 000
确认发生维修费用200 0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200 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 200 000
确认抵债资产跌价准备=84 000 000—83 000 000=1 00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000
贷: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1 000 000
(8)20x 8年1月1日,确认抵债资产处理: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83 000 000
抵债资产跌价准备 2 000 000
营业外支出 1 500 000
贷:抵债资产 85 000 000
应交税费 1 500 000
最佳答案
wuyc06
查看完整内容
1. 贷款发生减值的时候,会把“贷款-本金”和“贷款-应收利息”全部转到"贷款-已减值",停止在表内计息,以后的应收利息记在表外,所以在收到利息和本金的时候,要“贷:贷款-已减值”,“借:存放”; 2. 第二笔分录和第一笔分录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是按季计、结息,所以季度末需要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即使没有收到那100万的利息,也应该有第二笔分录。 3. 理解第二笔分录主要需要注意“现值”。第二笔分录 ...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wuyc06
2012-4-23 15:02:08
1. 贷款发生减值的时候,会把“贷款-本金”和“贷款-应收利息”全部转到"贷款-已减值",停止在表内计息,以后的应收利息记在表外,所以在收到利息和本金的时候,要“贷:贷款-已减值”,“借:存放”;
2. 第二笔分录和第一笔分录没有直接关系,因为是按季计、结息,所以季度末需要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利息收入,即使没有收到那100万的利息,也应该有第二笔分录。
3. 理解第二笔分录主要需要注意“现值”。第二笔分录之所以冲减贷款损失准备,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是摊余成本和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差,因为3月底的时候不做减值测试,那么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2016年底还是一样的,所以未来现金流量在2007年3月份的现值肯定比2006年12月底的现值大,大的那个差额,正好就是按实际利率确认的利息收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来梦来人
2012-4-23 15:22:49
(4)20×7年3月31日,确认从客户收到利息1 000 000元: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吸收存款) 1 000 000
贷:贷款——已减值 1 000 00O
按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为基础应确认的利息收入=90 000 000×lO%/4=2 250 000(元)
借:贷款损失准备 2 250 000
贷:利息收入 2 250 000
此时,贷款的摊余成本=90 000 000-1 000 000+2 250 000
=91 250 000(元)
这一部分的解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pdyjc
2012-4-23 23:58:36
第一个分录,给予谨慎性原则,在贷款减值时,不另增加资产(应收利息),对于实际收到的利息看做收回的本金予以冲减。
第二个分录,是实际利率法计算实际利息。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2920063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mousun
2012-4-24 09:03:28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
第一:这笔贷款2006年四个季度的利息已全部收到,2007年收到的100万为2007年的利息收入;
第二:由于2006年底,此笔贷款已确认减值,收到的款项先做为本金的收回,此为分录(4)的处理理由;
第三:由于收到了2007年利息100万,从收入确认原则来说,需要确认2007年第一季度的利息收入,因此按当时贷款的成本计算2007年第一季度的利收入;但是由于收到的款项100万已当做贷款本金的收回,因此,在确认利息收入时,冲减减值准备。
以上说法仅供讨论,谢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关于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问题
两种收入与两种支出的区别
请教,企业卖废报纸是其他业务收入还是营业外收入啊?
求解——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银行存款的区别
讲义中的错误
易混淆会计概念区分 边学习 边总结 偶是大侠
求助标红部分的分录解释???
帮忙解决会计问题
收支结构是什么_收支结构的分析_收支结构
12-19制造业上市公司其他业务收入
栏目导航
会计与财务管理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微观经济学
Stata专版
新手入门区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CDA考试模拟题库:新增章节练习题(更新于1 ...
【AI Agent可靠性】 智能体Agent记忆系统: ...
全球数字经贸规则年度观察报告(2025年)
《以日为鉴》阅读分享
2025骑行配件出海研究报告
Modern Computer Algebra
河南话破圈:从“土味方言”到“潮流符号” ...
Matrix Algebra-James E·Gentle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