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315 6
2012-04-23

中国的“世界央行”假象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20423

人民币甚至都不是储备货币,再加上外汇管制,央行总资产的膨胀其产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面向国内,虽会对全球有一定影响,但与美联储相比,并不在一个量级。

  【财经网专稿】记者 刘林 近日有媒体报道,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变身为中国央行,并非大家印象中美联储或欧央行。果真如此吗?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中国并非世界储备货币,尚未得到广泛认可,甚至连区域性货币都不是,再加上资本项目管制,又怎么可能向全球提供流动性。

  渣打银行417日研报指出,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于2011年末达到28万亿人民币(约合4.5万亿美元),知名度更高的美联储、欧洲央行在2011年末资产规模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与之相对应,中国的广义货币(M2)在过去五年中也增长了146%2011年末余额已达到85.2万亿元,约合13.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而美国去年末M2规模仅有9.6万亿美元。根据渣打银行的测算,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新增M2的规模全球占比达52%

  “人民币甚至都不是储备货币,再加上外汇管制,根本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向记者表示,“央行总资产的膨胀主要是因为国际资本的流入所导致的总资产的积累,并不是向外输送流动性所产生的。这一规模的总资产,其产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面向国内,加大通胀的压力。虽然会对全球有一定的影响,但与美联储相比,并不在一个量级。”

    海通证券(600837.SH)宏观分析师李明亮也认为,“全球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已变身为中国央行”的说法有点夸张。他告诉记者,中国的人民币甚至还不是区域化的货币。

  对于M2总量较高的问题,李明亮表示,中国的金融市场运行的效率并不高,相同的经济体量需要的流动性要高于其他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

  再者,中国20.5%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实际能发挥作用的M2只余八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3 21:24:59
确实很奇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21:54:04
有道理  不过国际资本的流入是如何使央行的资产转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3 21:55:14
打错字了  不过国际资本的流入是如何使央行的资产积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4 03:52:05
做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4 08:35:22
未必是件好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