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1469 1
2012-04-26

    让顾客自己来决定为一个产品付多少钱,这种做法看上去保准会让你的生意破产。尽管此前诸如“电台司令”等乐团曾用过此种策略,但成效甚微。



    那么,这种方法真的有效吗?为找出真相,科学家们做了三个实验来测试“随你付”定价策略。



    在第一个实验中,一些进行游湖之旅的乘客可以选择为自己的照片付15美元,其他人则被要求付5美元。当然,还有些人被告知可以自己看着给。



    在5美元方案里,有约64%的人选择了买下照片,要多于自己出价方案里的购买人数(约占55%)。只有23%的人选择了15美元的照片。



科学家们认为,当人们不得不决定一个公平的价格时,对可能带来的“看上去相当廉价”的恐惧使一些人放弃了购买。4月23日,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报道了此项研究。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随你付”定价策略下,当被告知一半的收入会捐给慈善机构时,游乐园里的游客会为自己的兜风照片多付5倍的钱。



    在第三个试验中,同样是“随你付”,餐厅的客人可以直接把餐费付给某个人,或者在他们离开的时候,以匿名的方式把钱塞进门口的一个箱子里。结果,顾客匿名付的钱要比直接付给某个人的钱多出了13%。



    研究团队认为,在所有的情况下,“随你付”看上去都是有效的,因为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都令自己感觉很棒。


                                                                           (转自:中国科学报)



论文原文:   Pay-what-you-want, identity, and self-signaling in markets



附:这种定价在产业组织里好像没有能够模型化,记得泰勒尔那本书里真没有。。。。


    考虑到消费者心理学以实验的方法检验行为经济学相信有很大用武之地的。

    如果这种定价是有意义的,那应该在那些情况下本定价策略更有价值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6 16:29:14
呵呵,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