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你曾说自己对全球各类股票都有所关注,那你关注哪几类中国股票?
巴菲特:我们对中国股票看得并不太多,因为我们关注的公司通常是那些有很大资本规模的,所以在几年前我们购买了中石油的股票,那是很成功的投资。我们在几年前也买入了比亚迪,这一投资尚未结束。我们每年不会做很多投资计划,大概只会买一到两只新股票。
日报:在选择中国公司投资的时候,哪些因素是你比较关注的?
巴菲特:选择中国公司,选择美国公司或者其他国家的公司,我们的标准没什么不一样:首先我们要了解这家公司,了解其优势所在;我们希望这家公司有长期的竞争力,公司管理层诚实、可信并且稳定;在这些前提下,我们再选择那些股票具有相对价格优势的公司。
日报:从IBM到Intel,你似乎改变了不投高科技股的习惯。高科技股未来会不会在你的投资组合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
巴菲特:我们目前还没有购买其他高科技股的计划。从市值来讲,我们投资了IBM超过130亿美元的股票,下了很大的赌注。我觉得自己不能推测大多数其他高科技公司的未来。但是在IBM的问题上,我觉得自己还是能够下决心的。
日报:那么投资中石油和比亚迪这两家中国公司是明智的决定吗?
巴菲特:这两个投资计划成绩不错。中石油的投资已经结束了,我们买了之后又卖了,赚了大约35亿美元,我希望你能帮我在中国再找个类似的公司。对比亚迪的投资还没有结束,但我们看好自己在中国的投资。
抱定一生的投资哲学
日报:你曾经说过,只买入“棒极了”的公司的股票,你怎么界定“棒极了”?
巴菲特:我们喜欢那些有长期竞争优势、高资本回报的企业。如果我们能相信它们可以在长期范围内取得高资本回报,又喜欢它们的管理团队,同时又能够以合理价格买入的话,我们就会写支票。
日报:中国的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最想知道的是巴菲特究竟是怎样做到如此成功的?巴菲特投资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巴菲特:在19岁时,我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本书——《聪明的投资者》。在那本书的第8章和第20章里,我找到了自己一生的投资哲学,并保持这些基本原则至今未改。虽然从那以后我成长了很多,但我的投资一直都是以这个哲学为基础的。我向中国投资者推荐这本书。
日报:有人说巴菲特是一个“传奇”,而传奇就意味着不会有很多。你觉得会出现第二个巴菲特吗?你有没有看到过某个人,觉得他(她)很棒,跟自己很像?
巴菲特:有的。现在为我们工作的就有这样的人。当然他们和我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是他们同样也会把工作做得很好。我的搭档芒格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之间未必没有争论,但他和我做得一样好。
日报:刚才提到为你们工作的人中有这样的人,是不是你已经确定的继任者?
巴菲特:不完全是,可以说是投资的接班人,但不是公司管理的继承人。
日报:我是驻华盛顿特区的记者,经常采访政治新闻,如今有许多商界人士都是“商而优则仕”,你有没有想过要竞选国会议员,甚至是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