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阅读: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36349-1-1.html
价值是什么,是效用还是劳动?是知识还是品牌还是资本?
当我们为此争论得口沫四溅时,却从来没想到价值这个概念蕴含的语义。
但我们进行一个重要的交易时,买卖双方经常会说::
物超所值,物有所值,或不值这个价钱。其潜台词是,
这个标的背后有一个我们假装知道的价值,我们用这个价值来衡量交易价格。当买家说到不值这个价钱时,他在心里上是比较其效用和其他同类产品价格的;而当卖家忽悠你物超所值时,他心理想的是成本收益。
所以你看到,他们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买家的价值观跟与效用接近,而卖家价值观涉及成本。那么你说价值是劳动还是效用?
对,正是这个词---
价值观----揭示了价值概念的主观虚构的本质。价值观这个词汇,意指每个民族或每个个人对价值的不同看法。
它揭示了价值这个概念语义背后的一个重要意涵:价值是主观的判断,是因人而异的。在此意义上,你就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者总喜欢把政治经济学说成是有阶级性了:价格是客观的现实,而价值是主观的虚构。
所以,
价值其实在所有的场合使用时,都是指我们主观上认为能够决定变动的价格的一个不变的量。这是价值概念真正的意涵。
我们为什么非要在变动的价格后面找寻一个不变的价值呢?是因为交易的标的真有那么一个价值,还是仅仅因为我们内心对价格变动的不安?
价值的概念让我想起形而上学。世界千变万化,我们能否把握其变化的现象背后不变的本质?这些变化的背后什么是不变的?原子还是理念,还是道还是太一?
价格随时波动,我们是否能抓住一个不变的价值?
科学研究经验现象世界本身,而形而上学探讨经验现象世界背后的所谓本质。所以,科学具有更高的确定性而形而上学(哲学)总是争论不断。科学研究客观现实,而哲学研究主观的虚构。
价格是我们经验的现象世界,直接研究价格是科学(虽然也不好研究明确哈),而研究所谓的价值是形而上学。(不过我的词典里,形而上学不是贬义词)
格林汉姆发明一套价值投资法用于股票投资,巴菲特据说用这套方法成了世界首富(现在第二),这能否证明价值这玩意确实是现实而不是虚幻?我搞不明白。不过有一点我倒是基本可以担保,如果谁真想试试所谓的价值投资,他八成会赔掉内裤。
价值是虚幻还是现实不重要,因为价值本身就是价值观,是对价格
应该怎样的主观判断。
所以,讨论商品的价值是劳动还是效用,是不是有点太胡扯?有人喜欢自由散漫的价值观,有人喜欢勤奋上进的价值观,你能说谁的价值观是错误的吗?
明白了价值观这个主观的虚构性,就明白为什么关于劳动是否是价值这个问题会有那么多的纷争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马主义者总是坚持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了。
所以,价值是否存在,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无论什么价值理论,都需要在价值和价格之间找到充分的相关性。
如果你能证明价格确实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既是你不额外废话一句,价值理论也是正确的。
如果价格不是由所谓的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么你口沫横飞胡扯一万句什么劳动创造价值,那么价值理论也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