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可以用中心地理论来解释,对于快餐店来说分两种情况,在市中心群聚和在其他地方分散分布,对于市中心来说,第一,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竞租曲线应该比较陡峭:主要是针对流动人口而非居民,所以容易集中开在流动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强的市中心闹市区.第二,由于不是针对居民,所以可能要坐车来回,而中心区是交通枢纽区,而且吃快餐即使打包也很容易携带,顾客交通成本较低,市中心的辐射面较广,因此对店铺的可能容纳数较大.第三,由于产品的替代性较强,所以开在一起也可以互相享受外溢效应. 对于散步在其他地区的麦或者肯来说,可能主要是针对固定的本地客户,如学校(快餐爱好者的聚集地),再加上替代性强,这时就可能会面临一个最低门槛问题,因此不大可能出现两家群聚的情况.
对于大型超市来讲,由于经营日用品,产品的收入弹性相对较小,一般来说,任何顾客(不论收入水平)都会经常光顾,各取所需,而且由于买的日杂用品单位重量的价值低,相对运输成本较高,因此其坐落区应该属于相对市中心的分散的次级或三级中心,而且相对来说,其分布的均匀性受周围群体的收入和流动性的扭曲较小,所以较为均匀的散布.
分析很凌乱,但是认为中心地理论是分析这个问题较适用的工具之一,所以抛砖引玉,希望看到高手用此理论深入分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