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证券宏观经济策略分析师:每次看到深圳新财富公布的证券最佳宏观分析师。总是有股莫名的激动。让我知道了诸建芳,高善文一些大腕,更对他们所拿的年薪感到好奇。老实说,这种既有钱又有名的事情大家伙都向往。我在高校教授宏观经济学的时候也对宏观经济学有特别的留意。总感觉自己以后是不是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呢?在天涯论坛上问过很多人。大多数人都觉得搞宏观还是比较难的,而且说如果想搞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最好是要走“海外读博—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短暂供职—派驻香港工作—等待猎头推荐到国内大型券商任首席经济学家”。自己只是个土鳖。显然这条路不是太能行得通。据说当年中金公司在高善文与哈继铭之间来选择首席经济学家。但哈继铭因为有海归背景。所以最终被选中。没有海外背景看来是个硬伤。虽然不能说最终待遇上有太大的差别。但可以说没有海外博士与海外机构工作的背景是很难进入有外资背景的证券公司的。本来自己的想法是暂时依旧呆在学校。然后利用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去美国著名大学做博士后,然后再申请去英国著名大学做访问学者。试图让自己充实点海外学习的经历。以后再回来看看能否对冲在美国读博士的人所形成的职场优势。这条路一直在想,实现起来也不算特别难。
2 证券或基金行业分析师。这辈子估计要与这个岗位绝缘了。因为如我上面所说的,我自己的财务会计知识薄弱,几乎无法胜任这一工作。而且这种岗位需要的是理工金融复合背景。自己显然无法达到。我知道的是基金的行业分析师以后是有通往基金经理的路径。但遗憾的是自己知识准备不够充分,虽然硕士,博士毕业的学校是在基金公司选择的目标学校里,但实现起来估计没有可能了。不过有时自己也顺带安慰一下自己。我想到中国国家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谢平说过的一句话,由于此人过去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局长,他说“好好的搞好宏观金融学的研究,总比你经常拿那些企业的会计报表分析来分析去更有意义”。也许他说的是一种心理的成就感而不太关注现期的收入与待遇。搞宏观金融学研究,一是学术兴趣,二是似乎有种国家责任在里面,第三才是收入和待遇问题吧。
3 量化分析。这是目前比较火热的一个部分。证券机构都在设置业务创新部。而且结合中国国情估计这类部门在未来的3年都是稳赚不赔的。但是这个部门似乎是为那些学数学和理工人准备的。自己只精通计量经济学。但岗位要求要懂C,VBA,MATLAB,SAS等软件的运用,还要一些金融工程方面的知识。说实在的,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不确定进这些部门的机会去准备那么多的知识,感觉有些不值得。而且看过很多国外对冲基金经理的操作。赚大钱的机会更多的是对宏观与市场大势的准确研判,而不仅仅停留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的计较。这个部门给人感觉容易唬人,但最关键的是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胜算记录。索罗斯量子基金,鲍尔森对冲基金,格里芬老虎基金,能赚大钱都主要是靠策略层面,而不仅仅停留在数学建模的技术层面。一直相信技术是为思想服务的。
4 保荐人。30岁的博士几乎不可能从事这个行业了,从进入投行先领取准入证------积累3年的投行经验----参加通过率较低的保荐人考试-----主持一个IPO或再融资项目。这个流程下来会消耗掉不少时间。等真正能拿到注册资格,说不定中国到处都是保荐人了。而且观察中国发行制度的改革,可以感觉到很少制度是能挺上10年的。
5 银行风险管理。这个算是银行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自己也在准备着FRM的考试。努力一点通过应该没有问题。而且风险管理这个方面似乎着力的机构有很多。学好风险管理不仅仅可以在银行,也可以在基金,甚至是保险机构有足够的位置。
6 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研究其实是个很土的研究方向。但最大的优势就是:(1)农村金融研究兼顾了国家的意志。搞好农村金融研究可以在体制内获得比较大的认可。至少可以比较容易申请到国家课题基金的资助。钱相对较多。(2)搞农村金融可能比较容易以高校教授的名义在一些农村商业银行兼任顾问或者未来的经济学家。国家的重视与企业的重视此时衔接起来了。全国现在已经有很多农村商业银行了。(3)搞农村金融可以有效对冲国外海归对本土老师的冲击。只要搞农村金融,海外经济学博士未必能搞过中国本土的学者。因为中国农村金融的样本以及理论适用性都要立足于中国本土。国外的学者在做这一行未必有优势。
1 留在高校,稍安勿躁。先把副教授职称搞定,在等待评定职称的前提下,申请去国外做博士后(1年待遇大概12万人民币,但会损失学校的一部分工资)。暂时不与金融机构发生关系。等职称搞定,海外经历充足,自己翻译的财经书籍越来越多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后,争取一边做高校的教授,一边在自己本地的商业银行做个战略发展部门的顾问。
2 不从学校辞职,但争取去离自己高校相对较近的某些农村商业银行做博士后(2年待遇大概50万人民币,不损失学校待遇)。在农村商业银行从事研究的过程中,注重2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农村金融的理论建树,为以后申请国家基金课题做事前准备。二是积极学习金融风险管理知识,顺带参加各类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的考试。等回来后,可以找当地的农村商业银行争取成为他们银行的专家顾问。
3 不从学校辞职,争取去离自己高校相对较近的发达城市的证券公司做博士后(2年大概24万,不损失学校待遇)。主攻宏观经济与策略。如果2年后能确保证券或基金公司待遇与发展好的话,就留下来。不成就打道回府,重新回到高校教书。争取在本地一些券商做个顾问或者咨询讲师。



















 ~反正,我觉得楼主前途一片光明,短暂的迷茫不会阻止前进的步伐~个人觉得走农村金融那个方向最有前途,谁说农村金融就很土啊~现在农民也逐渐富裕起来了不是吗?他们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反正,我觉得楼主前途一片光明,短暂的迷茫不会阻止前进的步伐~个人觉得走农村金融那个方向最有前途,谁说农村金融就很土啊~现在农民也逐渐富裕起来了不是吗?他们也有这方面的需求~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