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69 9
2012-05-10
华为 2011年营收2039亿 转型“云管端”初战告捷

2012-04-24 09:23


导语:“华为在2011年加强对企业网和消费者业务的投入,取得全业务稳健增长,成功实现了向多业务模式的端到端ICT解决方案转型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表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部署资源,进行人才和战略的投资,增强研发能力,以面向未来的业务架构和管理架构,构建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晶

4月23日,全球第二大通信系统设备商——华为公布2011年财务业绩,销售总收入达203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7%,净利润116亿人民币,。

值得关注的是,这家电信大佬正在从运营商的幕后走到大众消费者的面前。在2011年财报中,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表现抢眼。其中,消费者业务销售总收入达446亿人民币,同比增加44.3%,特别是在智能终端领域强劲增长,整体出货量接近1.5亿台。而企业业务第一年作为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较去年同比增长57.1%,全年销售收入达92亿人民币。

华为在年报中表示,虽然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对华为的经营形成了挑战,但公司仍取得了预期中的业绩。年报显示,外汇的急剧波动,以及人民币的升值,使其产生汇兑损失48.76亿人民币。不过,即使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华为仍维持了其全球市场的稳步增长。年报显示,华为2011年国内销售收入65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海外销售收入实现13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9%。

“华为在2011年加强对企业网和消费者业务的投入,取得全业务稳健增长,成功实现了向多业务模式的端到端ICT解决方案转型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表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部署资源,进行人才和战略的投资,增强研发能力,以面向未来的业务架构和管理架构,构建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另外,这家全球化的中国公司正在努力塑造更加透明开放的国际化形象。在2010年的年报中,华为首次披露了其董事会成员名单,而在2011年的年报中,,同时披露了其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等三大业务集团(BG)的主要管理者名单,以及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四大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名单。

加大战略转型投入

事实上,2011年是华为转型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中,华为新一届董事会启动运作。另外,其增强了对“云-管-端”的战略投入,以实现在互联网领域里,跨运营商、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的无限联结。由此,华为加大了云计算、IT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新领域的投资,2011年的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4.2%,达237亿人民币,约占其当年销售收入的11.6%。

企业业务也是华为未来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2011年11月,华为宣布以5.3亿美元收购华为赛门铁克中赛门铁克公司所持有的49%的股权。华为赛门铁克作为一家致力于研发网络安全与存储产品及其解决方案的公司,将帮助华为在云计算的安全储存等方面构建更强的能力。

2011年,华为的“云计算”进入战略投入期。“华为已经将云计算提升到公司战略高度,在云计算领域将是长期投入过程,现在是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做。”华为副总裁、IT产品线CTO李三琦曾指出。“华为进入云计算的市场策略是:对于运营商市场,以桌面云为切入点,推动云IDC市场发展,助运营商实现ICT转型;对于企业与行业市场,依托云基础架构优势,广泛联合合作伙伴提供云计算解决方案。”目前,华为已在全球帮助客户建设了20个云计算数据中心。

研发无疑是面向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储备。据悉,目前,华为已拥有约占其员工总数44%的研发团队,同时在全球成立了23个研发中心和34个联合创新中心,在研发力量上拥有很强大的储备。

华为在2011年报中,还披露了2011年新成立的一个研发平台——2012实验室。华为年报介绍说,“2012实验室”是其创新、研究和平台开发的平台,是构筑华为面向未来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基石。华为年报显示,“2012实验室”是其多个SBG之一,是为其业务集团(BG)提供支撑和服务的端到端责任中心。

华为一位内部人士解释,“2012实验室”的成立是华为基于ICT产业的巨大转型而作出的行动。他表示,智能终端的普及,使传统的通信技术(CT)由以往的话音时代转向了宽带时代,带来了洪水般的数据流量,云计算也在这个时候出现,推动了IT(信息技术)与CT的加速融合,带来ICT产业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华为需要加强对ICT产业前端技术的研究,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面向消费者

去年年初,华为组织架构进行调整,设立运营商基础网路、企业业务、个人消费及其他四个业务集团。为了推动云计算的发展,华为成立了董事会直接投资的IT产品线,云计算投入达到6000人,占到华为研发人员的10%。 目前,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已经在电信、ZF、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应用。此外,终端业务成为华为战略转型的核心业务。

在华为的“云管端”战略, “管道”即运营商网络。在华为看来,华为的手机产品其实是华为“云管端”战略的集中体现,对运营商及整个电信网络的充分了解,让华为手机能更好地把握电信网络及深度应用。毕竟,从“云”到“端”必须要经过“管”。显然,终端担负着华为“云管端”新战略中承接网端业务的关键一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主动地通过选择终端来选择业务,这样的改变将会完全打破现有价值链的平衡,而这正是华为的前进目标。

显然,华为终端的目标是从运营商耳熟能详的品牌转变为让全球用户家喻户晓的品牌。从2012年1月的美国CES展到3月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电信展,华为推出的Ascend系列手机宣称可以做到业界“最快、最窄、最薄”。 “以旗舰机树立品牌,以中高端机型扩大市场份额,以精品智能机支撑规模市场。2012年我们将重点布局中高端智能机 ,充分发挥华为云管端战略优势。”华为有关人士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0 20:08:33
牛.这才是中国企业的优秀代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20:14:06
实行狼文化时期的华为——典型特点是——高薪。或许“高薪”也是狼性文化独有之处,有人戏称,要想实行狼性文化,一定得给“肉”,不然谁为你卖命?在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近两年,内部股改为期权后,新来的员工收入要少一些,但达到年薪15万元也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千人计;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以百人计。

转型之后的华为——放弃狼性文化——
     而今,1995年着手、1998年诞生、2000年在业界大流行的华为基本法,进入新阶段——修改与重装。

  这无疑是一个特别的信号,标志着狼性文化的调整与扬弃。

  华为的今天与昨天大不相同,尤其在其国际化步伐越迈越大的今天,“基本法”的局限性已经显现。让独特的“任正非式”的“基本法”更接近国际通行标准,是任正非启动修改“基本法”工程的主要原因。


好像前段时间,某些傻逼以华为的狼性文化做幌子,来对我进行各种各样的迫害!!!但是,这些二逼连华为的狼性文化的根本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人家现在已经放弃了狼性文化了!!!

锡恩公司总经理姜汝祥分析说,表面上看,从“营销点子”、“资本运营”这些外在的包装,转向“执行”、“细节”、“狼性”这些词,是企业内在能力打造的一种进步。但在这样一种表面的进步背后,更本质的真正的进步正在到来,那就是经营企业根本方式的转移,即建立起中国企业强大之本——从“人治”(企业家的一枝独秀)转移到“法治”(依靠组织与制度打造强大竞争力)!

  在他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每一家中国企业不从最最基本的规则入手,通过基本规则的建立,建立起一种组织的自生长机制,那么所谓的执行、细节、狼性,仍然不过是企业家个人的独角戏而已。没有规则的细节只会是运动,没有规则的狼性只会是暴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20:15:51
妈的,好好跟人家任正非好好学习下吧,你们比任正非的水平——差着好几百年呢!!!比人家差几百年,在水平上比与人家相比是天渊之别,还好意思将自己比喻成华为???还好意思将自己比喻成任正非???真是恬不知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20:20:44
在华为,只要是本科毕业,年薪起点就在10万元,这是招应届大学生的标准(从社会上特招过来的更高),至于工作一两年后达到20万元以上是很轻松的事。

妈的,简直就跟白痴一样!!!华为是曾经用过狼性文化不假,但是华为的狼性文化之下——工作一两年之后的本科生,可以拿到年薪20万以上。更何况人家现在放弃了狼性文化,现在人家的年薪——达到年薪15万元也不是难事。在华为,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以千人计;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以百人计。

我最反感一些半吊子,拿别人的只言片语去吹嘘自己。——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每一家中国企业不从最最基本的规则入手,通过基本规则的建立,建立起一种组织的自生长机制,那么所谓的执行、细节、狼性,仍然不过是企业家个人的独角戏而已。没有规则的细节只会是运动,没有规则的狼性只会是暴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20:25:16
你们的所谓狼性——是走了极端的狼性!!!

在强调上述背景时,是不是也有很多中国企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比如忽略绩效、缺乏斗志、进取心和侵略性?再比如,所谓的群狼文化并未得到更为深至化的认同,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恰恰表现出确实内耗、窝里斗、各自为战。

忽略绩效、缺乏与外界竞争的斗志和进取心、加大内耗、窝里斗、从而导致内部不和——你看看你们表现出来的特质,和任正非的狼性一样吗???完全不一样!!!净他妈的对外忽悠不明真相的观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