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在《经济学原理》第一章提出经济学十大原理,即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ZF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ZF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在寒假阅读过程中,对此十原理略有感悟。
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是我们一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人生就是一个博弈的集合,我们都是博弈过程中的决策者。具有普遍利益联系的个人通过相互博弈来改变关系格局的活动是社会行为的主体内容,而我们就是试图找到并采取优势策略的局中人,但博弈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时,对目标的取舍显得尤为重要。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只有正确观念的确立,才能有效推动行动的积极执行。我们需要的是对自身价值观的明确,作为中央财经大学的一员,学会从现在起恪守道德原则和行业准则是将来长远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做到这一点,即使有时会以损害个人的利益为代价。在面对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时,以个人的做人原则为底线,搞好人际关系,在物质化和功利化甚嚣尘上的今天,精神的颓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不能长短足发展,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敢于说真话。
经济学就是在资源具有稀缺性的情况下,研究资源配置的科学,我们当然要考虑成本,收益和利润,对于我们的人生也具有可迁移的指导性。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习,而没有去其它学校其它院系,本身就放弃了享受其它学校特有资源的权利,同时也得到了中财的特色教育。另外,教育投资也是我们所失去的东西之一,你完全可以决定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其它领域。
经济函数的导数称为该函数的边际函数,其意义为在某一自变量处,自变量改变一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化量。在经济学中,边际函数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考虑边际量,对我们生活亦一样。当我坚持做一件事,某一瞬间发现:自己迷茫了,这时就是我们该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了。我一直坚持认为: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那高考前复习举个例子,你的英语很差,而数学很好,这就面临时间的分配问题。考虑到数学在多做无益,于是你放松了对数学的学习;联想到英语有提高空间,而且因为权重的存在,对整体影响很大,所以你加大了对英语的学习力度。显然,你做出了优势决策。
在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时,我们往往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激励和惩罚便是两种常用的方式。人们的满足不光在物质,更在精神。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就是进行多种形式的激励,包括单一物质,精神以及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社会是一个大的集合,生产在大的社会范围内进行便是社会化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