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170 1
2012-05-15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军人家庭出身的郭浩凭着与生俱来的闯劲,毅然放下军工企业的“铁饭碗”,选择了“下海”做电子贸易。他为中国国内许多研究机构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同时也为自己赚得了第一桶金。20世纪90年代的福建,与郭浩一样跑赢市场的民营企业家就像雨后春笋,但这些企业家中相当多的人把赚来的钱很自然地投向了增长势头强劲的股市、楼市,郭浩却没有跟风,而是把钱投向了当时少有问津的长线投资项目――农业。

  于是,他请来农业专家、学者对项目可行性报告做调研,结果发现,使用传统的氮、磷、钾等化肥后,只有三分之一被植物吸收,而另外的三分之一形成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残留在土壤里,还有三分之一渗透到地下水中并造成污染。化肥的滥用对环境造成的巨大污染已是不争之实。

  自1994年郭浩创建超大农业公司后,他便舍掉电子贸易,全身地投入到这一让他始终充满激情的事业中,而且还集合了一批专家学者有识之士为超大农业出谋划策。和很多早期民营企业不同的是,郭浩注重用人,但绝不用家人和亲戚,而且也不允许家人和亲戚在公司工作。他从一开始就强调对企业战略和科技研究的投入,强调通过分析国际上农业企业的发展经验、先进技术,以及中国发展农业的相关国家政策,为企业设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

  比如:超大农业创立初期对生物有机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与肥力高、田力宝等大型企业上马的有机肥项目相比,无论从规模还是知名度来看,都远远不及,但郭浩依据其战略研究部门对生物有机肥前景的缜密研究,认定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并持之以恒地对研发投入。

  又比如:超大农业在对生物有机肥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同样是辣椒、白萝卜,品种好的与品种一般的之间,价格相差悬殊。根据这一调查信息与深入研究,郭浩又做出一个决定:超大农业将对优秀品种的种子投入研究。对这个选择的解释,郭浩这样说:“因为种子的研究和肥料的研究是极其相关的,当研究种子的时候就要涉及施肥,如西红柿、白菜、辣椒等不同植物栽培时,各需要使用多少有机肥?底肥该放多少?追肥该放多少,这都要研究。当时,我们公司聘请了一大批中国国内生物专家和土肥专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5 10:27:12
赞一个
中国需要更多的专注农业的人才,应该为子孙后代负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