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某大型国企搬迁,乃市政府重点工程。因为资金相对不足,新企业设备选型原则确定为立足国内最好!应该说是既节约又能保证质量的好思路。设计院也是根据这个原则进行设计的,其中某类设备所用元件选用的是目前国内最好也是该市唯一的国企所生产的产品。工程招标也是按图纸进行的,最后某建筑公司以最低价中标,看来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 问题出在设备定货时,建筑公司将设备安装转包给一个安装公司,安装公司从一家民营企业订购设备。这家民营企业也生产这种元件,只不过不是自己生产的,是从南方民营小厂买来,换帖自己牌子。该企业既没有象样的厂房,也没有任何元件的生产设备,根本就不具备生产能力,只是花钱从国家认证委买了个3C证,用来招摇撞骗。 他们拿到这批合同后,立即找设计院要求将设备元件改成他们的,设计院本着对用户负责的精神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可是过了不久,该民企送到工地的设备所装的元件却都是自己的产品,完全和图纸不符。我曾经问过甲方(搬迁的大型国企)主管人员,为什么同意他们这样做?主管人员说:我们没有钱,设备价格压的太低了。我说:当初可是按图纸报的价,这两个厂家的元件价格相差20万元,而这20万元的利益并没有落在你们单位,你们难道不关心其去向吗?这个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生产能力,你们就不担心产品质量吗?主管人员回答:监理去这个企业考察了,说没有问题,我们服从监理,质量问题由他们负责,我们不懂也不管。我说:你们难道没有怀疑他们花钱买通监理吗?建委的要求是尊重设计,服从监理。现在设计在维护企业利益,监理在损害企业利益,你们为什么只服从损害企业利益的监理,不尊重维护企业利益的设计,不符合设计图纸的工程能通过验收吗?主管人员说:工期紧(人为的,和用什么元件无关),老总拍板的,而且对方找了局里领导,我们也没有办法。 事后,国企元件生产厂家不甘心失败,通过关系找到了这个国企的老总,该老总表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立即进行干涉。结果决定25万已经改了的就维持不变了,剩下的5万按图施工。 如果我们自己家装修,你不可能允许施工队花30元/块的钱买10元/块的瓷砖,但是这种现象在国家建设项目中比比皆是,而且交易的受益方多是民企。国有资产就这样流失到了民企,流入了各级贪官污吏的腰包,国企就这样在和民企的竞争中败北。更可笑的是,这些工程主管们竟然理直气壮的说自己不懂,用外行来掩饰营私。买方竟然替卖方抱不平,认为卖便宜了,卖方吃亏了,卖方应该以次充好,应该偷工减料。而这样的工程还都能顺利通过验收。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