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75 0
2007-02-28
外资瞄准中国化工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快速增长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工行业分化重组的主战场之一。而已在细分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但实力还较弱的中国化工企业则成为了众多外资的收购目标。
  朗盛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王永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单一的化学品市场,在精细化工、能源等方面迅速成熟。但中国公司虽然成长性强,相对于欧美企业来讲还很年轻,技术、产品存在差距。
  一年多时间来,发生在中国化工领域的并购超过10起,最新的消息是哥伦比亚化学公司刚收购了山东海化的炭黑工厂,并计划将其作为中国的旗舰工厂。
  涂料领域是国外巨头在国内并购的重点行业。
  2007年1月,业界传出立邦有意收购国内第二大涂料厂商嘉宝莉的消息。
  此前,国内第一大涂料生产商华润涂料控制权在2006年10月易手,总规模名列全球第6的美国威士伯公司以2.8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润涂料80%的股权。
  2006年5月,美国PPG工业公司收购了上海爱迪尔国际装潢材料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的部分资产。上海爱迪尔PPG大师牌建筑漆在中国的独家分销商,也是一家以上海为基地的涂料、建筑材料的生产商和分销商。
  2006年6月,阿克苏-诺贝尔公司通过收购阿克苏-诺贝尔常诚股份有限公司剩余的16.66%股份,获得后者的全部权益,此前该公司已成功收购广州涂易得公司的涂料业务。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涂料年产量500多万吨,却有8000多家企业,行业集中度非常低,要提高总体竞争实力就必须进行行业整合。但在整合过程中,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已开始对行业领先企业进行“斩首式”并购。在类似威士伯开出的超过华润年收入近3倍的收购溢价面前,内资企业又能坚持多久?
  在橡胶、工程塑料等其他化工行业,外资的并购幅度也在加大。
  2006年上半年,库珀轮胎橡胶公司收购中国库珀-成山汽车轮胎公司51%的股权。库珀-成山汽车轮胎公司2005年销售额为5亿美元,将继续生产轿车和轻型卡车径向轮胎。
  此后,阿曼石油公司宣布,从LG芳烃(新加坡)公司手中收购芳烃生产商青岛利东化学公司30%的股份,从而持股60%成为后者最大的股东。
  几乎同时,陶氏汽车工业部完成对武汉爱塞克斯化学有限公司49%股权的收购,后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陶氏是全球车用塑料产品的领先生产商之一,武汉爱塞克斯主要生产密封胶,向中国汽车市场供应玻璃黏合剂。
  此外,美国赫格里斯公司收购了其与上海氯碱化学公司的造纸化学品合资企业———上海赫格勒斯化学公司中40%的股份,从而全资控制该企业。
  2006年下半年,壳牌中国集团还收购了统一石化75%的股份,从而使其在中国润滑油市场上的排名上升到第3位。
  
  中国化工巨头崛起
  作为中国化工企业的旗舰,中国化工集团近年来也在并购整合上频频发力。
  2006年1月,中国化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蓝星(集团)总公司完成对法国安迪苏公司100%股权的收购,在农用化学品方面获得超越式发展。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动物营养添加剂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蛋氨酸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达29%,居世界第二位。
  2006年4月,中国化工集团成功收购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乙烯生产商凯诺斯(Qenos)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这一成功并购使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资产规模超过800亿元。
  2006年10月,蓝星(集团)总公司收购法国罗地亚公司有机硅及硫化物业务100%股权。此次收购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大力支持。并购完成后,蓝星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将达到42万吨,规模排名提升三位成为世界第三。
  中国化工集团在国内的并购动作更为迅速。短短两年多时间,中国化工集团已收购了包括黄海橡胶集团、沧州大化等超过20家国内公司的股权。
  但业界已有人士对中国化工频繁的大规模的收购行动表示出担忧,认为其走的太急太快容易留下隐患。
  这位人士表示,通过国内外一系列并购,中国的化工集团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但规模并不能代表一切,实际情况和收购战略意图或许并不匹配。一些被收购的资产状况明显不尽如人意,例如黄海股份2005年以来的盈利状态一直非常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速内部整合,“避免虚胖”成为当务之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