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这话说大了。国内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才刚刚兴起,大家才处于入门阶段,哪称得上权威?如果不算国外的华人,就国内来说,行为金融的研究应该更好些,这方面很多大学都建立了研究团队,从成果上看,各大证券机构的研究所实力更强,如果仅仅算高校的话,上财、厦大、中山、南大、人大等都有一些成果发表。如果以经济研究和金融研究的发表论文作为“权威”标志的话,那么南大的李心丹、人大的陈彦斌、北大的刘力等应该可以归入这一类。
如果考虑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国内就比较落后了,仅见的一些探索性文章都不成熟,比如社科院经济所唐寿宁写的关于宪政经济学的行为解释方面的论文;人大刘凤良等人关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些论文;人大周业安写的认知、行为和制度研究的工作论文以及一些关于行为经济学流派的思考文章;北大龚六堂写的行为贴现因子的工作论文等。
如果考虑到国外的华人,那么真正的权威应该有:行为金融方面的黄明;行为经济学方面的奚恺元等人。
所以,权威看如何定义。但本人还是认为,国内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仅仅相当于消化国外70-80年代成果的水平,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这个时候谈国内权威,实在无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