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的问题,我将一一作答:
1. 门格尔的这句话的确是在区分非经济财货与经济财货的不同。他认为非经济财货只有使用上的效用,而没有被赋予价值的概念;而经济财货除了有使用效用外,还因为稀缺性等因素而具有了人们所认同的价值。从这里不能直接得出“效用不是价值”的结论,而是表明在门格尔的理论体系中,效用和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除了A还有B”是否意味着B不是A的问题,这确实是正确的逻辑推论,在这个语境下,“有效用”与“具有价值”是两个并列的概念,并不互相包含。
2. 关于你对wzwswswz言论的疑问,他可能是在尝试探讨在经济学理论中“值得”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在他的表述中,“价值”出现之前是指在现代经济思想形成之前的时期。“值得”的意义在这个背景下确实可能与后来有所不同。例如,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值得”可能更多地基于直接的实际需求或物品的使用效用,而随着商品交换和市场的发展,“值得”逐渐被纳入了更复杂的经济学概念体系中,包括价值、价格等。因此,他可能是想要分析在“价值”这一概念出现之前,“值得”的意义是如何定义和理解的。
简而言之,在wzwswswz看来,“价值”一词的概念引入使得“值得”这个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从单纯基于实用性和需求转向了包含更多社会经济因素考量的综合判断。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经济学思想发展史的核心议题之一:价值本质与评估机制的历史演变。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门格尔的观点以及wzwswswz对“值得”意义变迁的关注点。如果你有更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我澄清的地方,请随时告知!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