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076 1
2012-05-23

最近,温家宝总理在湖北视察时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适度预调微调,扩大内需,稳定外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要严格实施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以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市场理解为中央政府为了保证经济增长,对早些时候坚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比如,对一些地方政府“软托市”政策默许。



现有我们要问的是,中央政府为何在这个时候要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那么这种“稳增长”含义与切入点是什么?政府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是不是会改变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如果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整政策松动,能否达到“稳增长”之目标?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松动会让市场发展什么?如果这些事情发生,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没有可持续性,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如果两者都没有可持续性,是否能够找到一种“稳增长”及“控房价”两者实现相容的路径与方式?等等。只有对些问题有更为深入的分析与了解,才能知晓政府政策意图及判断国内经济的未来趋势。



那么政府为何会这个时候提出把“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可能是与最近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有关。这不仅表现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风险进一步增加,而且也表现为国内4月份的数据公布之后,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十分明显。无论是GDP的增长放缓,还是固定投资增长不足、进出口贸易增长下行、银行信贷需求不振等,这些都显示国内经济面临着增长下行的风险。面对国内外现实的经济环境变化,中央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基调开始有所变化。



这不仅在于温家宝直接提出了要把“保增长”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而且及时地推出来保证国内经济“稳增长”的政策。比如,要通过扩大内需来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如加快审批基建项目、促进节能家电消费、加大企业减税力度、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不过,在本文看来,这些现象只是量上调整,中国经济形势并没有发生质上的变化。因此,政府“保增长”并非要让当前中国经济重新回到早几年两位数增长,而是要保证经济增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规划的GDP增长7.5%的区间。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可能进入一个新的中速增长周期。



既然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中速增长周期,市场就不用过度担心今年一季度GDP增长8.1%会有多少问题,也不用最近国内投资增长及社会消费增长放缓有多少问题。这些现象只不过是新的中速经济增长十分平常数据。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面临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政府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的窗口已经打开。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增长”及化解中国社会与经济中各种问题。比如加大公共基础建设的投入、扩大内需、减少企业税收负担及对民间资本开放来鼓励企业增加投资等。也就是说,以往政府做大蛋糕“保增长”的宏观政策思路基本没有多少改变,但中央政府也不希望重新把中国经济引向到对房地产业完全依赖性上,而是重新审视了当前的经济产业政策。而这种做法与对当前房地产宏观政策松动是搭不上的。

我们应该看到,政府把“保增长”放在重要位置,并不意味着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开始松动。首先,从这次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表述来看,温家宝强调了“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及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限购政策”等。这些都以往的房地产政策走向没有多少改变。可以说,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只要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不改变,那么就可以说住房宏观调控政策没有多少松动。只不过,由于强调“保增长”,对于能真正严厉打击投机炒作的住房税收政策的出台会有所推迟。因为,按照成熟市场经济的惯例,政府要真正打击住房投机炒作,就必须动用对住房交易环节进行严格限制累进性的住房税收政策,但目前中国政府则没有推出相应的政策。

还有,对于住房市场对中国经济拉动的动力性,市场与政府都看到十分清楚。因为,不仅在于对于家庭来说住房本身就是一种总额过大的产品,而且在于住房业是影响产业链条最长最广的产业。它的变化不仅对经济增长最为直接,而且所产生的成效最为明显。关键是住房市场是建立在投资为主导还是建立在消费为主导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基础不同,住房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涵就不一样。如果住房市场是建立在以投资为主导的基础上,那么这个市场健康发展是不可持续,甚至于导致严重的金融风险、经济风险及社会风险。对此,经过十年来辩论及实际经验,中央政府已经形成共识。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房地产性质的改变保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共识不会变化。可以说,就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来说,只要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不改变,要说房地产宏观调控松动是没有根据的。

可以说,当前国内房地产投资、销售等增长快速下行将直接及间接地影响整个经济增长下行,应该是早几年经济过度“房地产化”的结果。如果房地产要挤出泡沫,就必须会扭转早几年房地产业过度繁荣的局面。房地产“去投机化”及“去库存化”也会通过关联产业全面下行而影响整体经济增长。因此,当前“稳增长”的主要切入点就是如何打破住房市场“僵局”,通过住房价格向下调整,让住房市场性质真正转型,从而让国内住房市场内在消费需求释放出来,这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所在。而住房市场价格向下调整越快,其住房消费市场的需求释放就会越快。如果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了,那么当前房地产市场问题及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那么,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向下调整为何会如此缓慢?为何国内住房市场“量降价滞”的局面会坚持两年以上,最为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中央政府一方面对住房市场宏观调控目标、态度等都十分坚决,另一方面则对真正能够遏制住房投机炒作的税收政策则迟迟不出台,让住房市场交易仍然是有利可图或对住房交易暴利预期并没有根本上改变。本文认为,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去住房投资功能或赚钱效应促使国内住房市场价格全面向下调整或合理回归,是当前国内“保增长”最为重要的切入点。而且该政策既有国际惯例与经验,可操作性强,政策是容易推出。如果政府能够这样做,那么当前的“保增长”与“控房价”两政策就能够兼容了。关键问题就在于中央政府有没有认识到该问题的实质所在。

作者:易宪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26 01:14:24
实在没能力也没兴趣看完全文,只是扫视了一下。关于“稳增长”我写过一篇短文,复制过来就可,关于“控房价”我认为很难实现,但不是不可能实现,前提是控制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里暂不解释!
-----------------------------------------------------
我是这样认为的:稳重求进——以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字来理解这四个字,首先重点就是稳,其次才是进,也可以这样理解中央的意念——下层各级ZF职能部门,只要你做到了稳定社会的大前提,不要有陈胜吴广之流出现,你经济的升降和政绩无重大联系,当然能升一点更好了。这种错误的经济决策出自正确的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出自伟大的孔孟思想。再说说我为何称之为错误决策:稳不代表和,辞海对稳解释有固定、恒定的意思,从科学界的“没有绝对静止理论”上说这个稳的释义是错误的。从浅显的物理原理去理解——那一种相对稳定的物体能有强劲的上升势能呢?道理是相通的,也可运用于人的上进动力之处,更能运用在经济的上升潜能方面。这种中庸的经济策略也是错误的理解了孔孟思想而产生的。就此打住,再议下去有挑战国家政治之嫌,我是人非猫不敢多论了。个人观点,仅供娱乐。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上传下载区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amp;from^^uid=320472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