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效用的定义,意味着它反映物对人满足的优先次序问题,这涉及的就是时间概率。对于社会群体的消费品供给,概率反映了产量。
把它嫁接到货币体系中,单一产品模型中,可以价格来反映其概念,但是这在单一产品模型是成立的,正如剑桥资本争论表明的,一旦推广到多个部门就不成立。
举一个例子,如轻型拖拉机与个人电脑的价格都是5000元。如果社会供给的产品,只有轻型拖拉机或者只有个人电脑,那么无疑,单一商品嫁接到货币体系中,价格5000元反映的是一个概率。
但现实中,这两种商品的供给数量是不同的,如达到均衡时轻型拖拉机的供给数量50万代,个人电脑是5000万台。概率作为“效用”变量的反映,只有供给数量才能代表概率,而5000元的价格,显然价格就与概率无关。
那么由此,推出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变量怎么与市场经济中追求的变量——金钱相关????????
在这里一般均衡理论的变量,自然只能反映一一逻列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计划经济),那么新古典的理论到底是用来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解释计划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平衡表的变量运转的?
在资本主义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找钱的目的是为了找更多的钱,而不是按偏好选择实物,那么“效用”概念怎么与实际资本主义运行的变量相关。
经济理论的根错了,那么这建立在上边的一切推演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