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58 1
2012-05-25
新古典效用的定义,意味着它反映物对人满足的优先次序问题,这涉及的就是时间概率。对于社会群体的消费品供给,概率反映了产量。
把它嫁接到货币体系中,单一产品模型中,可以价格来反映其概念,但是这在单一产品模型是成立的,正如剑桥资本争论表明的,一旦推广到多个部门就不成立。
举一个例子,如轻型拖拉机与个人电脑的价格都是5000元。如果社会供给的产品,只有轻型拖拉机或者只有个人电脑,那么无疑,单一商品嫁接到货币体系中,价格5000元反映的是一个概率。
但现实中,这两种商品的供给数量是不同的,如达到均衡时轻型拖拉机的供给数量50万代,个人电脑是5000万台。概率作为“效用”变量的反映,只有供给数量才能代表概率,而5000元的价格,显然价格就与概率无关。
那么由此,推出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变量怎么与市场经济中追求的变量——金钱相关????????
在这里一般均衡理论的变量,自然只能反映一一逻列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计划经济),那么新古典的理论到底是用来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解释计划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平衡表的变量运转的?
在资本主义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找钱的目的是为了找更多的钱,而不是按偏好选择实物,那么“效用”概念怎么与实际资本主义运行的变量相关。
经济理论的根错了,那么这建立在上边的一切推演都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25 17:12:47
如单一产品模型,价格与供给数量,可以通过CPI作为物价指数把这个货币值抛掉,从而货币价格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反映了效用变量的。

但是在多个产品模型中,正如拖拉机与轻型电脑的物质属性是异质的,并且人对物的评价性也是异质的,异质物怎么可以加总在一起通过CPI作为物价指数把这个货币值抛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