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18 5
2012-05-25
新古典效用的定义,意味着它反映物对人满足的优先次序问题,这涉及的就是时间概率。对于社会群体的消费品供给,概率反映了产量。
把它嫁接到货币体系中,单一产品模型中,可以价格来反映其概念,但是这在单一产品模型是成立的,正如剑桥资本争论表明的,一旦推广到多个部门就不成立。

举一个例子,如轻型拖拉机与个人电脑的价格都是5000元。如果社会供给的产品,只有轻型拖拉机或者只有个人电脑,那么无疑,单一商品嫁接到货币体系中,价格5000元反映的是一个概率。

但现实中,这两种商品的供给数量是不同的,如达到均衡时轻型拖拉机的供给数量50万代,个人电脑是5000万台。概率作为“效用”变量的反映,只有供给数量才能代表概率,而5000元的价格,显然价格就与概率无关

那么由此,推出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变量怎么与市场经济中追求的变量——金钱相关????????

在这里一般均衡理论的变量,自然只能反映一一逻列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计划经济),那么新古典的理论到底是用来解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解释计划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平衡表的变量运转的?
在资本主义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找钱的目的是为了找更多的钱,而不是按偏好选择实物,那么“效用”概念怎么与实际资本主义运行的变量相关。

经济理论的根错了,那么这建立在上边的一切推演都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25 16:43:22
请高手回答,剑桥资本争论中,新古典理论的这个死穴

而不要选择性的失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5 16:46:46
如单一产品模型,价格与供给数量,可以通过CPI作为物价指数把这个货币值抛掉,从而货币价格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反映了效用变量的。

但是在多个产品模型中,正如拖拉机与轻型电脑的物质属性是异质的,并且人对物的评价性也是异质的,异质物怎么可以加总在一起通过CPI作为物价指数把这个货币值抛掉????


正如:1960年斯拉法在著名的《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中采用两个部门(多部门)模型证明,新古典生产函数只能用在单一产品模型中,一旦用于两个部门(多部门)模型,由生产函数所推论出来的新古典理论的所有基本定理就都不成立了。

这样一般均衡理论用来解释市场经济显然就有问题,因为市场经济中一切变量都与货币有关。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竞争,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时无刻都感觉到的。在竞争中人们想要得到的和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呢?不是任何实物,而是金钱或货币这种纯粹的价值符号,不是实际变量而是名义变量,即货币本身。

如果不是市场经济追求的变量,那么一般均衡理论对于市场经济,还有个屁的意思。相反这种变量关系,好像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一一逻列的产品数量更相关?那么一般均衡理论到底是用来解释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5 16:56:30
价格(价值,好像新古典不诚认有价值这个概念)理论这个经济学理论的根错了,那么建立在这上面的一切推论都是错的。
“效用”显然并不是市场经济中用来作为经济核算的变量。虽然效用理论,在指导最优配置资源时逻辑上没有错,但如果不是市场经济追求的实际变量,那么这种理论对于资本主义有何意义?根本不能反映真实的资本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6 10:06:13
再深刻点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7 10:47:10
yiyeluo1 发表于 2012-5-26 10:06
再深刻点哇
“效用”应用于一般均衡理论,在指导供给时,代表的是不是提供选择的优先次序? 而提供选择的次序会以一种时间概率反映出来,以一种时间概率反映出来的就是具体产品供给的数量,数量代表了概率。如:苹果供给是30个,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概率。


“效用”应用于一般均衡理论中,要最大化满足人的对物欲望,只是以概率反映出来。其作为价格变量必须嫁接到货币体系,在货币体系,如果全世界只有一种商品,那么可以通过抛掉所谓的CPI,得到一个“数量”的概念,因为数量才能反映这种产品出现的时间概率。

这在单一产品模型没有问题,一旦涉及多个产品模型,就出现异质物加总的驳论,或者必须假设每个产品的物质生产效率、改进效率必须是一样的,这怎么可能?(比如异质的苹果和梨,供给数量都增长10%,你可以通过抛掉所谓的CPI得到一个实物数量来代表概率,但一个增长5%,一个增长15%怎么抛掉所谓的CPI,因为苹果和梨的物质属性是异质的,在嫁接到货币体系中必须出一个加在一起来的总生产涵数来表述,可加总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比如说1个苹果+1个梨=等于什么?由于异质性,总生产涵数在逻辑上是完全说不通的,也就是说总生产涵数是虚幻的概念。正如产值3000万元,是代表总生产涵数,还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如果是后者那么意味着新古典的理论有根本性的错误,而如果是前者不可避勉的出现异质物加总的驳论)


也就是说作为“效用”作为价格变量就错了,它只能由具体供给的数量来代表其变量,而不是所谓的价格。


而现代经济学一切不是建立在所谓的价格理论基础上的么?价格理论这个根错了,一切推理都是错的。


但不是说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有问题,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没有错,要最优配置资源就必须向一般均衡理论描述的那样。

但是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变量能作为价格变量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