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学生谈写作(节选)周国平
一、 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本来是最自由的行为,如果你不想写,世上没有人能够强迫你非写不可。如果是为了当作家而写,就会有两个后果:1、你的写作会围绕着怎样能够被编辑接受和发现而写,你会去迎合,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的确有人这样当上了作家,但他肯定是蹩脚的作家。2、你会缺乏耐心,如果你总是没被编辑看上,时间一久,你会知难而退。
对于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我最满意的回答是:因为我喜欢。或者: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写。通俗地说,就是不写就难受,写了就舒服。如果你对写作有这样的感觉,你就不会太在乎能不能当上作家了,当得上固然好,当不上也没关糸,反正你总是要写的。事实上,你越是抱这样的态度,你就越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作家,不过对你来说那只是一个副产品罢了。
人的基本境况是时间有限。我们生命中的一切经历都无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地流逝而失去。人生最宝贵的是每天、每年、每个阶段的活生生的经历,它们所带来的欢乐和苦恼,心情和感受,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拥有的东西。但是,这一切仍然无可避免会失去。总得想个办法啊,写作就是办法之一。通过写作,我们把易逝的生活变成长存的文字,就可以以某种方式继续拥有它们了。这样写下的东西,你会觉得对你自己的意义是至上的,发表与否只有很次要的意义。你是非写不可,如果不写,你会觉得所有的生活都白过了。
二、写作与读书
读书的面可以广,但档次一定要高。读书的档次对写作有直接地影响,大体上决定了写作的档次。平日读什么书,会形成一种精神趣味和格调,写作时就不由自主跟着走。读平庸的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莫大。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信念,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读了一些并非最好的书,仍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成为它们的知音。
我提倡你们读书,但许多思想家对书籍怀有警惕,例如蒙田、叔本华、尼采。开卷有益,甚至有害,就看它是激发了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读书应该起到一种作用,就是刺激自己的写作欲望。
为了使读书有助于写作,最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包括:1、摘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2、读书的体会,特别是读书时浮现的感触、随想、联想,哪怕它们似乎与你正在读的书完全无关,愈是这样它们也许对你就愈有价值,是你沉睡着的宝藏被唤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