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45 2
2012-05-28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加剧、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十面埋伏”。谁将成为下一个像日本一样“失去二十年”的国家,各界对此猜测和担忧重重。全球经济复苏到底面临哪些风险?未来经济增长将从哪些角度发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孙涛和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项目主任乌里·达杜什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将非常缓慢,但不会像日本一样长期不景气甚至发展停滞。欧债危机使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尤其是欧洲部分国家需提防成为下一个日本。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亟需产业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美国经济总体趋势向好QE3不会轻易推出
中国证券报:如何评价近期美国经济的表现,其复苏状况如何?
孙涛:美国经济会很慢回升,虽然不会有太大的好转,但总体趋势仍旧向好。以美国失业问题为例,美国人的文化传统较独立,并认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因此,美国大部分失业人群还是会竭尽全力去寻找一份工作。总体来看,美国失业问题在不断改善,经济也在不断复苏。相比之下,欧洲的问题其实更令人担忧。
乌里·达杜什: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很难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房地产市场表现仍然疲弱,去杠杆化进程需要花费时间;二是ZF开支过度,需要削减财政赤字,美国ZF明年可能需要做的事更多。因此,对美国而言,实现超过2.5%的GDP增速将非常困难。但是,我相信美国经济仍然在好转中,剔除房地产和部分银行体系内仍在恢复当中的部门,剩下的私人部门表现仍然非常强劲。
中国证券报: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如何看待美国国债的长期风险?美联储会否推出QE3政策?
孙涛:除了欧债危机等风险,美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调整政策的空间很有限,包括货币、财政、结构性等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目前美国债务总额和GDP总额的比值已经超过100%。虽然财政赤字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最好方式,但是美国目前只能在这方面做一些微调。结构性政策方面,任何一个结构性政策都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社会收入的再分配等。因此,目前唯一可以用的就是货币政策,其他的政策调整空间都非常小。
美联储是否推出QE3,取决于未来两三个月内,全球经济、美国经济会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只要美国经济不出现太大的衰退风险,QE3就不会轻易推出。实际上,目前关键不在于未来QE3或者QE4什么时候出,而是之前几轮QE政策所释放的流动性,在以怎样的速度回收。因为只要市场信心回升,之前释放出的流动性已经足够拉动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而言,美国国债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全球经济向好的时候,市场上的流动性充裕,投资者一定会购买美债;全球经济不好的时候,为了避险的需求,投资者仍旧会购买美债。
乌里·达杜什:国内财政问题、欧元区问题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风险。在国内,政治家们可能会表达很多不同意见,但最终他们都希望美国经济实现复苏,但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中会出现较多波动。
欧元区方面,如果西班牙和意大利或者其中之一出现非常严重的债务融资问题,将直接影响欧元区,并对全球经济形成冲击,这当然也包括美国经济。尽管美国银行业一直表示没有太多欧债敞口,或者有对冲手段,但我认为欧债危机未来将困扰美国金融业。欧元区崩溃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如果美国经济长期低迷,或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日本,即经历“失去的二十年”,出现这种状况的可能性大吗?
孙涛:我认为,美国经济不会轻易衰退。美国目前状况比当年日本好得多,美国失业问题还是在不断解决,美国ZF方面也会不断出台政策。
因此,第一,美国经济不会像日本一样出现通货紧缩。第二,当年日本的GDP增长中,出口贡献很大,而日元迅速升值直接打击了其外贸出口。但是,类似的情况不会出现在美国。第三,美国可以通过QE等政策稀释自身债务,但是日本不可能做到。
当然,美欧债务问题的确增大了衰退的可能性。高企的债务直接冲击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此外,由于美联储扩张的基础货币因投资和信贷需求薄弱而大多存放于银行体系中,导致私人投资不足。财政赤字问题,又限制了美国ZF通过增发国债促进投资的能力。
乌里·达杜什:我认为美国不会成为下一个日本。美国经济仍然充满动能,它拥有全球最好的大学,有全球最好的鼓励创新机制。此外美国的人口情况也与日本不同。美国人口正在增长,不只是生育率上升,还包括大量移民的到来。而日本人口老龄化进程迅速,且没有太多移民。可以说,创造力、较好的人口情况以及全球最好的教育体系,令美国经济仍然非常有竞争力。而美国经济的最大弱点可能就是ZF在重大问题上显示出的无能。
事实上我非常担心欧洲成为下一个日本。欧元区问题非常多,不只是债务,还包括金融体系、需求、结构性等多方面问题。由于缺乏独立的货币政策,一些国家很难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调整将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我担心,未来五年甚至十年欧元区的增长将非常缓慢,而且可能存在非常严重的危机。
欧债危机是最大风险彻底解决“路漫漫”
中国证券报:很多学者担忧欧债危机将拖累全球经济,怎么看?解决欧债危机的根本出路何在?
孙涛:从经济层面看,欧债危机将迫使欧元区国家在减少债务和防止经济衰退之间艰难寻找平衡,即短期内需要避免大幅财政紧缩以防止经济衰退,中期内需要避免赤字和债务居高不下以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
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很大,世界经济将因此受累,全球金融市场会面临更大动荡。欧元区各国ZF财政一体化进程的迟滞,都可能加剧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和金融市场动荡。
在解决欧债问题方面,德国的意愿很重要。但是,德国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其他国家能够接受改革或者紧缩政策。尤其是,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几个债务危机最为深重的国家,如果他们不能统一步调,欧债危机恐难解决。尽管如此,像希腊这样的国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的经济增长,因为希腊没有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乌里·达杜什:欧债危机是一个很复杂的危机,将持续很多年。我不知道最准确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因为欧元区政治要比美国复杂得多。
我认为,解决方案应该包括几个方面。其一,希腊或者其他一些较小的国家离开欧元区,这很有可能。其二,需要改善仍旧留在欧元区国家的竞争力,缩小与德国竞争力的差距。这方面可以做到,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否则“欧元区”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无法延续。其三,加强货币联盟的同时,未来必须逐渐建立财政联盟。
德国经济表现仍然非常强劲,非常有竞争力,但德国不能独立于欧元区存在。作为欧元区的重要一员,德国需要支持其他国家解决危机,其中的成本将非常高昂。欧元区的危机也对德国的信心产生影响。比如,如果希腊出现债务违约,德国必须为其中的很大部分埋单。如果欧元区崩溃,将给德国带来非常可怕的冲击。英国的财政状况不是太健康,但它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解决危机。不过英国也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其出口大多集中于欧洲,欧元区经济衰退将给英国经济带来很大冲击。
新兴经济体存“远虑”中国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证券报:新兴经济体面临哪些潜在风险?又应如何化解这些风险和问题?
孙涛: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尤其是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短期而言,债务危机及其可能的恶化将对新兴市场产生负面溢出影响,如出口下降、资本流动逆转、银行信贷紧缩、经济增长率下降等。中长期而言,需提防积累与美欧国家类似的脆弱性,如债务过高,尤其是隐性债务过多等风险。
为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必须要加快推进关键性的经济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等,让市场承担和分散更多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风险,而不应是累积道德风险和隐性负债并最终由ZF埋单,更不能长期依靠财政刺激。
对中国经济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投资,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加快。当然,人口红利、土地资本化、居民储蓄率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都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从长期而言,中国应继续推进关键改革和结构调整,以制度创新释放出更多潜力,经济增长周期才可以拉长。
另外,中国应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资本项目开放,通常是金融改革开放的最后一个环节,成功的资本项目开放意味着成功的金融改革。而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也能应对全球其他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并能在全球范围内稀释自己的债务。
乌里·达杜什:我很担心新兴市场国家会面临过多的资金流入,因为在当前发达市场的低利率及对发达市场普遍缺乏信心的环境下,新兴经济体的良好表现使其面临很多的资金流入。
新兴市场一直表现很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担心如果环境出现变化,许多潜在问题就会爆发。新兴市场未来可能面临诸多变化,包括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或者发达市场的情况稳定下来,利率水平开始上升,或者新兴经济体内部爆发危机等,这些都可能对更广泛的市场信心产生影响。我认为新兴经济体仍然很脆弱,目前大多数人低估了新兴经济体的脆弱性。作者:陈莹莹 杨博 来源:中国证券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28 08:45:58
希望不是中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8 09:03:58
新兴经济体都很脆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