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itive economics and Normative economics.
一般地讲,政治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主要是分析和解读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运行“应该是和为何是”等一系列问题;经济学属于实证经济学,主要是分析和解读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运行“是什么和如何表达这种是”等一系列问题。今天,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大趋势。前不久,习***在中**党**校讲话中明确地表态:中国化经济学理论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也不能照搬抄西方经济学,但可以借鉴。
我个人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因为它不是以西方工人阶级运动作为其社会政治基础,也不以指导西方共产党的政治经济政策作为其思想纲领的。它既不为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及政策辅导,也不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它附属于大学教育和学术机构,是西方经济学的“旁支”或非主流经济学,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一些修补。它的现实处境如同“鸡肋”,十分尴尬。
坦率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还有一定的市场,这并不是说,它解决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因而受到中国人的热烈追捧,而是说,由于某种旧式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仍在发挥“余热”,以及长期形成的惯性思维所导致,误导中国人以为马克思主义的“根儿”理应也在西方。所谓“爱屋及乌”。既然,马克思是西方人,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当然就应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了。这一推论,纯属“想当然耳”。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述,近来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当作“板砖”,专门砸那些看似具有某种独立思想、叛逆独行且桀骜不驯的网友们。
温****讲:“要提倡富有生气、不受约束、敢于发明和创造的学术自由。学术研究要鼓励争鸣,因为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要尊重个性,一个没有个性的社会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繁荣昌盛,关键在于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潜力和独立思考精神能否得到发挥。 要提倡青年人敢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详见《温**为两院院士作报告》2012.6.12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种民族,若缺失了一种独立思维、一种批判精神,一种质疑品格,国人皆都被“板砖”砸成“唯唯诺诺的犬儒”.......。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民族也就快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