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理论,觉得西经的论证是错的,马克思更是走向了邪门左路,禀赋和市场的关系根本弄反了,我的论证是:市场通过价格对禀赋带来的不平均进行修正,市场一直在做均贫富的工作。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 ... romuid=3967--------
市场是在既有禀赋分布的基础上改善了原有的各自的效用,也就是帕累托改善过程;但是不同的禀赋分布有不同的帕累托改善. 不能因为市场提高了既有分布的禀赋的效率,就认为原有的禀赋分布都是一样的, 都是合理的. 纯理论上, 埃其沃斯盒中的契约曲线是一个有极值的曲线,那是社会效用最大化之点. 理论一定要揭开这个迷障.
决定市场的最基本的因素, 除了个人的需要之外,就是各个人占有的禀赋资源的结构.
先有资源配置,后有市场,再有原来配置的交换与相应的改善. 但不同的初始配置有不同,甚至差别极大的交换形态和改善形态.
从科学逻辑的角度,分配是先于市场的,所以将市场看作资源配置的基础是错误的.现在不讲配置对市场的基础作用,却从半截开始,只看到市场改善原有配置的效率,于是形成市场崇拜. 这或者是理论认知贫乏,或者是有意回避.
我认为要反对两个错误, 只讲分配合理,不讲市场, 遏制了改善,也不可能完全合理; 而只讲市场改善,不讲先在的分配,掩盖了分配中极端不合理的差距甚至罪恶,再改善也是朽木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