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金庸,以武侠名满天下。1996年,金庸先生将自己耗资千万建成的西子湖畔“云松书舍”捐赠给杭州市人民ZF。但时过多年,记者近日接到投诉,反映云松书舍已经改为高档会所。金庸先生的高风亮节,却成为少数人牟利、少数人觥筹交错的所在。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武侠大师金庸先生,借作品《神雕侠侣》中郭靖之语,道出了心中的侠者仁心。而且,金大侠无疑也在现实生活中用行动,默默奉行着自己心中的侠义。
金大侠1994年10月起,就耗资1400余万元巨资,在杭州西子湖畔投资建设了“以供藏书写作和文人雅集之用”的“云松书舍”。然而,让金大侠和众多怀有侠义之心的人们感到失望的是,含有侠者仁心深刻含义的“云松书舍”,竟然成了主要针对公款消费的高档会所,成了少数人牟利和觥筹交错的所在。
金大侠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通过“金庸先生只在云松书舍住过一个晚上”的细节上可完美体现。据金庸先生好友、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先生透露,1996年云松书社建成后,金庸先生觉得书舍建得太美满了,又在西子湖畔,不应由他一人独享,应让普通人都能分享美景,所以决定将云松书舍无偿捐赠给杭州市,就在1996年11月的捐赠仪式后,金庸夫妇才入住云松书舍一晚,第二日即飘然离去,此后再没有入住书舍。为国为民只有付出,不追求名利,不去贪图享乐,不正是金大侠,无论在小说还是生活中所倡导的侠之大者的思想吗!
然而,对金庸先生捐赠“云松书舍“的高风亮节予以表彰的ZF,此后的行为并没有显示出高风亮节。媒体披露,从2008年3月云松书舍重新装修,以45万元租金租给员工,西湖文化研究会也被“清理”出门,书舍成了豪华会所,提供餐饮服务,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加上酒水,每餐动辄上万元,消费以单位为主。金庸夫妇卧室,现在也空空荡荡,被装修改造成餐厅,供领导随员就餐。可见,金大侠的一片拳拳侠义心,竟被追金逐利者在侵蚀和抹杀,公共资源成谋利载体,成了公款消费的场地,书香味被铜臭味所剥夺,侠义心被贪欲心所打败。
可见,凭借侠者仁心,纵横江湖几十年的金大侠,遭到了公款消费和以权谋私者的挑战,而且是一败涂地,在“云松书舍”已无立足之地。此情此景,让无数金庸迷和倡导正义的人们,情以何堪!那些口是心非,口口声声自我标榜是为民服务的官员,面对金大侠的辛勤笔耕投入公益事业的汗水,是否应感到羞愧和汗颜?
事实上,金大侠的侠义心之所以,敌不过以权谋私的公款消费,就在于侠义小说中倡导的为国为民的正义理念,往往会被一些急功近利和以权谋私者,视为是草根阶层应独享和应尽的义务,被理解为是小说中的理想主义,也就会扭曲侠义、正义之举,去嘲笑和讥讽那些行善者的侠义之心,也就会走火入魔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去练以权谋私的所谓无敌的“吸金打法”。
权力加贪欲再加权钱交易,无疑就会打败金大侠那颗善良和仁慈的侠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