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AS专版
8610 8
2012-06-01
本人一篇文章被中华医学杂志修稿,其中一统计方面的问题请高手们帮助解答.在此先感谢各位了!
您的文章经专家外审及编辑部内审,有部分意见,请您依照以下逐一修改,并在修回时针对每条意见说明修改情况。
1.尚需说明操作人员及硬膜外包批号。
2.尚需说明如何确定受试人数
硬膜外穿刺后导管内出现含血的液体是小概率事件(1.3%~15.7%),与穿刺人员的操作、硬膜外导管的批号、产妇硬膜外腔血管丛的分布相关。
该实验是否均由同一人操作完成?
实验结果是阴性结果,那么产妇的例数是否达到检验标准?

以下是文中的一部分数据:

两组患者硬膜外腔置管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拔出硬膜外导管尾端有暗红色血的发生率

E

50

13(26)

N

50

15(30)



问题如下:
如果用检验的结果为阴性,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样本量小,二是本身没有差异.如果是SAS样本量不足的问题,经计算要达到80的检验检验效能要,每组要求1977例.如下程序:
   proc power;
      twosamplefreq test=pchi
         groupproportions = (.26 .3)
         nullproportiondiff = 0
         npergroup = .
   sides=2
   alpha=0.05
         power =0.8;
   run;
结果应是能检出有差别的每组需要的样本量,在临床研究中不可能观察如此大样本的例数,这是其一,另外,如果两组没并有差异,如本研究中每组50例(50例有时在临床研究中,样本数已经不少),结果没有差异,那么为什么非要加大样本量,检验出有差异?

本实验中,以每组50在计算校验效能仅为0.073,程序如下:
proc power;
      twosamplefreq test=pchi
         groupproportions = (.26 .3)
         nullproportiondiff = 0
         npergroup = 50
   sides=2
   alpha=0.05
         power = .;
   run;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篇自认为有创意性文章就毀了,最后请问如何给编辑部回复,如何回答样本量和校验标准?再次请求帮助!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1 07:20:19
如果结果为阴性,怀疑实验设计的power较小是个有效的问题。所以,他们这么问很自然。但是,试验过后再检验power往往是无效的。也是很无奈的。如果你有设计的方案,只要告诉他们在设计的时候的power即可。即使是你把样本量加到2000,检验出的也只是4%的微小差异,而这个差异可能在临床上根本没有意义。这也是很多人抱怨p-value的原因。理论上讲,增加样本量,可以检测出任何微小的差异。另外,从狡辩的意义来讲,在这里的type1没有理由用0.05, 如果我是你,我就用你报告出来的p。
京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 08:30:24
学习一下,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 05:47:36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2 13:52:13
什么时候我能到达帮助别人的高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3 07:54:49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用另一种思路,检验效能与可信区间的关系。
检验效能越大,可能区间越窄,反过来,检验效能越小,可信区间越大。而且检验效能无法回答有没有临床意义的问题,所以:
你可以计算两组率差的95%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区间肯定是跨0的,具体再看区间的下限是什么,有无临床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