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2-6-6 22:57:49
更本问题是制度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6 23:01:06
不错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07:48:40
完全同意!ZF的不负责任、漫无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通胀的发生,对实体经济也是一种严重侵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08:52:05
中国最大的现实就是,该死的国企的损失必须由我们承担,而利润没有我们的份。而且现行的制度,根本就不允许我们有反抗国企的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09:21:22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09:31:41
归根结底是ZF导向问题,ZF需要大量融资发展基础设施,但ZF的信用度不高,或债券发行的范围问题,是融资困难,要想控制失业率及居民生活水平,必须ZF主导,这种政策导向有点饮鸩止渴的感觉。也感觉ZF有点无能,你提出了发展方向 ,你的配套政策在哪? 一直是出现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中间的时滞问题使得越来越畸形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09:38:42
严格来说,哪个通货膨胀不是人造成的。
我也觉得决策人员应该对通胀负责任,但不是全责。很多时候他们做决策的时候可能真的已经选了可选的最优。
但是奉行特定主义的情况下会有可行域的限制,最后的决策并不是真的最优,甚至最终结果都不是当初的愿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09:39:02
不懂经济但是看着可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09:40:44
有一定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1:20:43
我认为这位老师的观点值得商榷,首先第一段中朱镕基讲话的真实意思是加大ZF的公共投资,由ZF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总体来说朱镕基做总理是做的非常非常好的,当时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即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可能对老百姓来说钱值钱了,但国家要发展的,于是加大ZF投资来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GDP增长率通常说“七上八下”经济增长率每当要低于7%时,就有一只手拖住向上拉,这就是ZF公共投资的效果。
第二,我们是内销经济好象不对吧,我们是外向经济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是有出口拉动,所以2009年左右次贷危机‘债务危机等时我们国家才会用4万亿还有家电下乡来刺激内需。4万亿里很大一部分资金ZF想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但最后好像很多流向了股市和楼市,家电下乡也失败了,因为中国在没有解决养老医疗教育问题之前农民的消费是增长不了多少的——这导致了中国的高储蓄。
第三,“项目”好像也不对,为什么搞基础设施建设,罗斯福新政知道吗,1929年当时美国滞涨,其中有一条是ZF投资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对失业进行救济,很多纵观南北东西的铁路就是那时修建的。搞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解决1,失业问题2,增加收入,刺激消费3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几百万人没钱没工作在大街上闲逛会有什么后果自己想)4,为以后经济基本面改善后发挥更大作用等等
第四,“第一和第二产业竟然快速倒退”这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你说一个农业大国好还是科技大国好,你听说过种地出亿万富翁吗(如果有,可能在津巴布韦)我们现在确实种田还不如进口粮食,但是中国的粮食基本上还是自己产的,还出口呢,这里有一个粮食安全的问题,万一哪天和菲律宾打仗了,战斗力没问题,先进武器没问题,但是后勤保障出现问题-粮食储备用完了,怎么办?进口,好,美国正等着你呢,他丫的会说对不起,我们的粮食还要过圣诞节呢,然后劝你菲律宾猴子占个黄岩岛就让他占吗你看你现在打仗粮食紧张,花钱紧张,过不了几天网上那些二五八万的愤青就会由强烈支持打仗转过头来骂你z @f无能,如果你执意要打仗下去,它就会说好,兄弟看你这么实在,就加价10000%··············有点跑题,回来
第五,中国货币那么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外汇储备的原因,出口企业出口赚回来的是美元,要向外汇局兑换成人民币,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中国现在还是偏固定的汇率),会增印货币购买出口企业手中的外汇。货币过量发行,引起了通胀
第六,你说的“其三”那一段有点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意思,
第七,“表面上”那段,我才疏学浅,没看懂
第八,“最后就是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果,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债权人;”这句话是对的;“要知道我们中国大量流向美国的货物全部是民生产品”这句也对;“并不是我们的高科技或军工产品;”这句话我感到五雷轰顶,我们的高科技的说明书里经常有一句话“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什么意思?意思是只有几个国家可以生产的先进高科技,人家有干嘛买你的,军工产品,你是指J-10、J-20还是从乌克兰进口的瓦良格,军工产品就是有也不会把最先进的出口的,最多把快淘汰的或对自己够不成威胁的武器出口而且要国家的意识形态是相似的,像美国那样资本主义的还整天把中国当假想敌的对中国指手画脚的还联合韩日搞军演还第一第二岛链封锁线还发表个中国人权纪录会见个达赖的,要不是打不过它,早就揍它丫的了。温总理曾在美国说不要让我们坐飞机吃大豆,什么意思,美国卖给我们的只有大豆和波音,大豆还是转基因的,什么高科技什么军工产品,做梦吧。不是我们赚钱不用,而是花不出去;外贸好像现在不太管制了吧加入WTO后管制少很多了,外汇管制现阶段是必要的,中国的金融设施不完善,若放开管制,外国资本自由进入,长期资本(主要投资实业)还好说,短期资本就难说了基本都是投机性的比如索罗斯那样的私募基金,98年经济危机我国是金融管制体制基本没受到影响,再看东南亚国家都倒退了好几年。
第九,最后一段,我先去自杀一百次去,还“无论什么原因”。
第十,回帖的长一点的基本都很好,很受用,学习了。
第十一,发明五毛党这个词的人,绝对不是汉奸就是白痴,我看了很多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执行时遇到既得利益集团就发生了偏差;或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最终结果就妄下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1:30:13
我认为这位老师的观点值得商榷,首先第一段中朱镕基讲话的真实意思是加大ZF的公共投资,由ZF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总体来说朱镕基做总理是做的非常非常好的,当时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即总体价格水平下降,)可能对老百姓来说钱值钱了,但国家要发展的,于是加大ZF投资来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GDP增长率通常说“七上八下”经济增长率每当要低于7%时,就有一只手拖住向上拉,这就是ZF公共投资的效果。
第二,我们是内销经济好象不对吧,我们是外向经济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是有出口拉动,所以2009年左右次贷危机‘债务危机等时我们国家才会用4万亿还有家电下乡来刺激内需。4万亿里很大一部分资金ZF想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但最后好像很多流向了股市和楼市,家电下乡也失败了,因为中国在没有解决养老医疗教育问题之前农民的消费是增长不了多少的——这导致了中国的高储蓄。
第三,“项目”好像也不对,为什么搞基础设施建设,罗斯福新政知道吗,1929年当时美国滞涨,其中有一条是ZF投资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对失业进行救济,很多纵观南北东西的铁路就是那时修建的。搞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解决1,失业问题2,增加收入,刺激消费3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几百万人没钱没工作在大街上闲逛会有什么后果自己想)4,为以后经济基本面改善后发挥更大作用等等
第四,“第一和第二产业竟然快速倒退”这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你说一个农业大国好还是科技大国好,你听说过种地出亿万富翁吗(如果有,可能在津巴布韦)我们现在确实种田还不如进口粮食,但是中国的粮食基本上还是自己产的,还出口呢,这里有一个粮食安全的问题,万一哪天和菲律宾打仗了,战斗力没问题,先进武器没问题,但是后勤保障出现问题-粮食储备用完了,怎么办?进口,好,美国正等着你呢,他丫的会说对不起,我们的粮食还要过圣诞节呢,然后劝你菲律宾猴子占个黄岩岛就让他占吗你看你现在打仗粮食紧张,花钱紧张,过不了几天网上那些二五八万的愤青就会由强烈支持打仗转过头来骂你z @f无能,如果你执意要打仗下去,它就会说好,兄弟看你这么实在,就加价10000%··············有点跑题,回来
第五,中国货币那么多,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外汇储备的原因,出口企业出口赚回来的是美元,要向外汇局兑换成人民币,货币当局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中国现在还是偏固定的汇率),会增印货币购买出口企业手中的外汇。货币过量发行,引起了通胀
第六,你说的“其三”那一段有点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意思,
第七,“表面上”那段,我才疏学浅,没看懂
第八,“最后就是中美贸易顺差的结果,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债权人;”这句话是对的;“要知道我们中国大量流向美国的货物全部是民生产品”这句也对;“并不是我们的高科技或军工产品;”这句话我感到五雷轰顶,我们的高科技的说明书里经常有一句话“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什么意思?意思是只有几个国家可以生产的先进高科技,人家有干嘛买你的,军工产品,你是指J-10、J-20还是从乌克兰进口的瓦良格,军工产品就是有也不会把最先进的出口的,最多把快淘汰的或对自己够不成威胁的武器出口而且要国家的意识形态是相似的,像美国那样资本主义的还整天把中国当假想敌的对中国指手画脚的还联合韩日搞军演还第一第二岛链封锁线还发表个中国人权纪录会见个达赖的,要不是打不过它,早就揍它丫的了。温总理曾在美国说不要让我们坐飞机吃大豆,什么意思,美国卖给我们的只有大豆和波音,大豆还是转基因的,什么高科技什么军工产品,做梦吧。不是我们赚钱不用,而是花不出去;外贸好像现在不太管制了吧加入WTO后管制少很多了,外汇管制现阶段是必要的,中国的金融设施不完善,若放开管制,外国资本自由进入,长期资本(主要投资实业)还好说,短期资本就难说了基本都是投机性的比如索罗斯那样的私募基金,98年经济危机我国是金融管制体制基本没受到影响,再看东南亚国家都倒退了好几年。
第九,最后一段,我先去自杀一百次去,还“无论什么原因”。
第十,回帖的长一点的基本都很好,很受用,学习了。
第十一,发明五毛党这个词的人,绝对不是汉奸就是白痴,我看了很多政策,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执行时遇到既得利益集团就发生了偏差;或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最终结果就妄下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5:32:01
最怕一知半解的人了!!杯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8:17:23
lyk2727 发表于 2012-6-5 20:11
真不知道楼主是啥专业老师,但是我要说的是你确实对经济学一窍不通。其中是一些基本的知识点都不了解,还谈 ...
首先,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发展发展规律导致的吗?还是宏观失衡的表现?
其次,经济学原理不可死套,考虑贸易逆差的结构特征了吗?谁说贸易逆差就不能导致通胀了?

强烈支持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8:28:28
不管楼主aybaybay 是不是搞经济的,可以说观察细致入微、评价贴合现实。我们分析经济现象,不能生硬的套用经济定理或者所谓“模型”,现实无比复杂。经济学之目的恰在于解释现象。很多从经济学教科书上看到的东西,在现实中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当然,这也不意味着理论是错的——只是前和环境提改变了。

尤其是楼主提到的后几个观点,个人觉得非常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8:31:08
     市场经济下,价格(包括运输成本)理论上是“合理”价格,第三产业产值上升,当然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产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体验联系更加紧密。
    而我们的运输成本,能说和美国一样吗?成本导致的第三产业“产值”上升,能说是产业升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8:32:57
楼主威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18:34:39
木落秋声 发表于 2012-6-7 11:20
我认为这位老师的观点值得商榷,首先第一段中朱镕基讲话的真实意思是加大ZF的公共投资,由ZF的财政政策刺激 ...
罗斯福新政的后果知道吗?
建议读一读罗斯巴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20:01:28
中国的通货膨胀是造成的——除经济系统中作为价值临时标定和调整因素的价格上涨之外,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造成的”。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中后期,ZF管理经济社会的一种标准化技术而已。
PS 这是恩格斯说的,记得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本里说到的。赫赫,谁让资本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主义全球“泛滥”速度如此之快,程度如此之深呢,个人以为这是个必然趋势,而且还仅仅是个开始,结局远未看到。
再PS下,个人不同意所谓“百姓不得不承担”的问题。因为历史既不是赵高时代不能如此低成本无惩罚地“指鹿为马”;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任何一种时代或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中国这个大国经济而言,损失都小于收益。同时,所谓帕累托改革时代,早已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结束了,以后,每改动一点,社会和经济的边际成本都会很巨大。个人以为,这是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基于60多年前的要素来改革,更是基于5000多年的历史、科技、文化、社会伦理和落后的价值观来进行“致命”改革的。再者,如果将深水区改革分为三个阶段,我想,应该进入深水区改革的中后期了,第一阶段,刚刚成型的中产阶级和大多数知识阶层被明暗地“剥夺”了很多利益。第二阶段,社会分层金字塔的巨大底端和同样巨大的顶端,即使是排队,也应该轮到“被改革剥夺”既得利益的时序了。而既然是几乎每一个阶层的数量规模都十分巨大,而且,“深水区”改革时段,难免牵一发动全身,几乎所有阶层在奶酪和饭碗被明里暗里被剥夺的风险面前,自然要有诸如“2012”般的恐慌。个人以为,和什么ZF基于何种企图和利益倾向是否采用了主动性通货膨胀是否危害了所谓公众们的公平的利益,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7 22:58:27
我刚刚接触一点经济知识,但貌似还远远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00:05:10
楼主观点基本赞同,换个经济学方式解释一下即可,比某些经济专业人士说的还要全面,切中要害,可能不用的人理解差异,会偶有词不达意之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00:07:11
看了下回复的精华,可能因为楼主非经济专业的缘故,我觉得有些同学对楼主的意思没有看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09:21:37
有点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12:30:12
笑而不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13:06:12
哈哈哈!都吃饱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8 16:06:38
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9 11:46:54
ECSTAR520 发表于 2012-6-7 18:17
首先,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发展发展规律导致的吗?还是宏观失衡的表现?
其次,经济学原理不可死 ...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宏观失衡的表现??第一次听说。你可以看看相关的书。经济的发展规律就是农耕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信息经济到现在刚提出的体验经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一二产业比重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产业结构失调说的是第一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出现的失调。
其次,经济学原理是不能教条,有很多的假设条件。但是也不能纯臆想,你说贸易逆差会出现通胀,这个路径是啥?怎么通过逆差出现通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9 12:17:5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9 13:30:15
ECSTAR520 发表于 2012-6-7 18:34
罗斯福新政的后果知道吗?
建议读一读罗斯巴德。。。
对奥地利学派知之甚少,罗斯巴德小ZF大市场观点;而凯恩斯要ZF干预经济,解决市场失灵。我感觉他们俩的主张就好像家里边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孩,你是只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其他的事情全交由社会,碰到好人算他幸运,碰到坏人算他倒霉;还是除了衣食住行以外,还会利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提供教育等以后对他人生有帮助的东西,比如如何辨别坏人等。完全不管不行,管的太多也不行。不知仁兄高见,愿洗耳恭听,还望不吝赐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9 23:55:11
四万亿投资完了,建了那么多的高速路,高铁,大桥,就是没有人经过,那么多的沉没成本却没有让中国的经济出现起色。现在通货膨胀率与国内GDP发展速度持平,事实就是一减一下,中国经济就是处于滞涨阶段了,只是外国一直在夸中国长得壮,其实肉是虚的,中国明明知道自己肉是虚的,却坚持外国人的眼光是专家的眼光~恐怖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0 10:10:42
局外人往往比较明白事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