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迅速增长期似乎正在结束,中国经济还有很多地方出现了偏差。外媒称,目前看来,中国经济比它的恶意批评者所担心的要有弹性得多,中国经济的相对困境将在日后出现。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认为,关于今后几年中国的经济前景,至少有三个学派。第一个学派认为前进的道路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中国一直在迅速扩张,不断超越预测,暂时也将继续如此。第二个学派认为,中国的不平衡可能将它压倒。对于一个依赖经济增长的ZF来说,遏制经济减缓所带来的失望情绪会很难。
而第三种观点是中国的确面临重大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它无法处理的。中国的投资常常不明智,这给开发商、储户和纳税人带来了损失。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体系更能经受住这些损失。其资金配置也许效率低下,但相当稳定。实际上,造成效率低下的某些原因也使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文章称,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1%,这些钱都存放在国家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可很好地用于欠款的再支付和应对违约。中国的银行流动性十分充足,有一定能力应对呆坏账。中国ZF的正式债务仅占GDP的约25%。地方ZF的债务率可能更高,但中国显然有足够财政空间为任何受破产威胁的银行重新注资。这种空间还为ZF提供了再次刺激经济的余地,即使对欧洲出口大幅跳水。(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