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82 0
2012-06-07
世界不能没有资本家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卢克•约翰逊

资2本家都是精神病患者吗?《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一位文学评论家的一篇文章就有这样的暗示。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在文中指出,资2本主2义的基础就是不堪的行为,包括“做假账、逃税、倾倒有毒废物、违反产品安全、操纵投标、过度贪欲、作伪证”等。他的结论有个前提,即自由市场是非道德的,资2本家的价值观也与基督教价值观不符。

诸如“占2领”运2动、甚至是近期法国选出一位2社2会2党2总2统这样的爆发事件,都是被宠坏的社会的产物,很多人拒绝接受这样的事实。由于人们普遍不了解物质文明是如何获得发展的,因此学者、2政2客2以及工2会2领2导22人2正日益激起人们对各类财富创造者的仇恨。
那么这类活动分子是否认为新产品和服务的出现是2政2府2干2预的功劳?在他们看来,道路、学校、警2察2局、医院的建设费用都是从哪来的呢?他们是不是认为消费创新、技术进步、税收资金都是从神2圣的公2共部门来的?为什么追求利润的动机在人们眼中如此邪恶,而在大学这样的地方工作却显得如此高尚?
这种仇2恨或许是出于嫉2妒,或许是出于对“交易”的愚昧蔑视,或许是因为对出门卖东西谋生的惶惶恐惧感,抑或是因为一种恩将仇报的普遍趋势。我担心的是,西方社会慷慨的福利体系让我们如此舒适,以至于几乎没有人去工厂探索商业生产到底意味着什么,去体会一下一旦资2本家离去,会是何种情况——私人部门将失去活力,投资和借贷也不复存在。毫无疑问,未来几年希腊将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个经历有可能很不是滋味。

经济活动都是循环的,但这一代是如此富足,以至于几乎无法忍受一种长期衰退的可能性。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自己的家、住房补贴、外国假期等等。所有这些慷慨的享受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自由企业精神激励企业家们创建自己的公司。从这些企业产生了工作、出口、税收、以及其他现代文明的构成因素。如果放弃了这些,社会体系就会动摇。这似乎就是希腊现在的状况,由于强烈的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感和依赖感,整个国家都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驱赶资2本主2义“恶2魔”的一个常用方法:更多的立法、监管、税收。然而,巴西、土耳其、中国这些创造最多就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国家,对公司征收的税率却远低于西方国家。聪明的反商业知识分子,要用与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体相反的政策,来解决我们的失业、债务、以及工资停涨的问题。与此同时,2左2翼2经济学家认为,治愈政2府赤字的方法就是增加债务。
这些主张已经得到2选2民2认同的情况很令人担忧。或许,资2本主2义不擅长自我鼓吹、标榜功绩。但我们要驳斥2左2派2宣扬的“苛待工人、伤害消费者、破坏土地”是资2本2主2义运作方式的观点。如果真是这样,就没有公司能够避免破产的命运。
毫无疑问,多数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一些厉害的个体。一些人违反了规则,但将极少数人犯的重大错误归咎于整个阶2层的做法是有害且欠考虑的。这是一个2告2密2者盛行的时代,如果这些企业家是骗子的话,一定会被逮住。
此外,我总觉得顶级教授、医生、编辑、建筑师、科学家、以及每个职业的顶层人士,与商业和金融领域的2领2导2者2一样求胜心切、以自我为中心。我敢打赌,在实验室、阶梯教室和手术室里,争夺名利、2权2力2、甚至金钱的残酷野心,根本不比董事会里的少。
在我看来,每个面临困境的人都希望为他们眼前的困难寻找替罪羊。资2本主2义、银行家、企业家等等似乎都是合适的谴责目标。但如果我们为了集2体所2有2制和2中2计2划2而放弃资2本主2义,那么我们就是真正的“精神病患者”。
本文作者管理着私人股本公司Risk Capital Partners,并担任英国皇家艺术学会(Royal Society of Arts)主席。
译者/王慧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