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7-3-11 15:27: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4:46:00的发言:


成本當然是書上說得那樣,是放棄的用值中最大的一個。

缺稀就是經濟物品的特性:多勝於少。世上無物不是經濟物品。

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

我不管你的新理論與傳統的相差多遠。你先解釋一個行為給我看看它有多本事。

现在的書上的說法可多得很,我不知你指的是那一学派的,当然,只是可能我们的概念认识不一样而己,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可以求同存异,为了怕误会,我举个例子:假设有甲和乙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大米与葡萄酒,甲的大米的生产率为8斤每天,葡萄酒3瓶每天,乙的大米的生产率为10斤每天,葡萄酒2瓶每天,甲每天吃大米5斤为最佳(这个最佳表示生理与心理效用),乙每天吃大米8斤最佳,甲每天喝葡萄酒需2瓶最佳,乙每天需喝2.5瓶最佳。

请问在这个例子中:成本、缺稀、經濟學是指那些或什么?他们交换吗?交换比例应为多少最合理?你先回答,回答不了再给你答案。如何?

另,我的贴子你可参看一下:《[原创]使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并解开“价值”之迷 》不过,那只是较符合马克思学派的一种解答,事实上不一定正确。期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5:27: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5:03:00的发言:

邏輯上說,要使一個理論是科學的,它就被能被觀察推翻,因為科學與非科學的定義是科學能被偽證。說若甲則乙,甲與乙要能夠被人觀察到。價格理論是使所有影響行為(乙)的因素都納入價格(甲)中。說價格改變,行為就改變是武斷而強硬地堅持的,因為不這樣做就不叫價格理論。至於一個人能否成功做到這種納入,並不重要。他失敗不表示其他人都失敗。需求定律與其說是約束被解釋的行為,不如說是在約束研究者的研究手段。如果有許多人都用價格理論成功解釋行為,它就流行起來,反之就被扔在一旁,除非無人對解釋行為有興趣。要超越它,必須是一個對行為解釋更簡潔但又能解釋更多行為的理論。

其他因素不變一點也不不清不楚。它就是說偏好,貨幣收入,直接影響需求的這些因素不改變。例如在一剎那間這些都不會改變,或者長遠看也不會,或在一個時期內不會,或在一個地方不會,這些指定都是解釋行為的那個理論的邊界,超過這些邊界理論就不再適用。考察真實世界的理論這些邊界對應真實世界的情況,然後試著將它們一般化---為了延用到其他相近行為上去。這些當然可以觀察。而且要處理成它們不改變。不改變就不影響行為模式。

至少你不应认为需求定律就是经济学的全部。若固执地坚持这一点,其理论被“扔到一旁”的可能极大。

其它因素既然包括偏好,请问偏好可以观察吗?既然你假定偏好不变,你的解释就只适用于偏好不变的条件之下,一旦偏好真的变了,你的解释就失去了成立的条件。因为“超過這些邊界理論就不再適用”。负加速度不变时,你可以用刹车时的初速度来解释到停止时走过的距离,但如果负加速度变化,还要“强硬地坚持”用初速度解释距离,还想成为科学理论?是不是说如果经济生活中偏好确实是变化的(你不能证明它没有在经常变化),需求定律就百无一用了?

再者,你的价格到底是市场上可观察的价格还是那个“边际成本”?如果是市场上的可观察的“单价”的集合,那么这个价格在一般均衡之下是行为或预期行为的结果可不是外生变量。用这样的价格解释行为等于用行为解释行为;如果是“边际成本”,而成本又是不可以观察的,你又怎么落实自己的理论的可观察性呢?用不可以观察的“边际成本”解释行为怎么就可以证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5:47:00
以下是引用lhyhqh88888在2007-3-11 15:27:00的发言:


成本當然是書上說得那樣,是放棄的用值中最大的一個。

缺稀就是經濟物品的特性:多勝於少。世上無物不是經濟物品。

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

我不管你的新理論與傳統的相差多遠。你先解釋一個行為給我看看它有多本事。

现在的書上的說法可多得很,我不知你指的是那一学派的,当然,只是可能我们的概念认识不一样而己,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可以求同存异,为了怕误会,我举个例子:假设有甲和乙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大米与葡萄酒,甲的大米的生产率为8斤每天,葡萄酒3瓶每天,乙的大米的生产率为10斤每天,葡萄酒2瓶每天,甲每天吃大米5斤为最佳(这个最佳表示生理与心理效用),乙每天吃大米8斤最佳,甲每天喝葡萄酒需2瓶最佳,乙每天需喝2.5瓶最佳。

请问在这个例子中:成本、缺稀、經濟學是指那些或什么?他们交换吗?交换比例应为多少最合理?你先回答,回答不了再给你答案。如何?

另,我的贴子你可参看一下:《[原创]使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并解开“价值”之迷 》不过,那只是较符合马克思学派的一种解答,事实上不一定正确。期待······

多得很?所有學派同一個成本定義,除非根本不是經濟學中的學派。

你的問題缺乏一個資料。甲生產酒的產率,乙生產米的產率你沒給出。沒有這個無從做成本分析。酒與米都是經濟物品。經濟在這裡指甲乙兩人的全部行為。你連做成本分析應該具備什麼資料都不知道?不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6:19: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3-11 15:27:00的发言:

至少你不应认为需求定律就是经济学的全部。若固执地坚持这一点,其理论被“扔到一旁”的可能极大。

其它因素既然包括偏好,请问偏好可以观察吗?既然你假定偏好不变,你的解释就只适用于偏好不变的条件之下,一旦偏好真的变了,你的解释就失去了成立的条件。因为“超過這些邊界理論就不再適用”。负加速度不变时,你可以用刹车时的初速度来解释到停止时走过的距离,但如果负加速度变化,还要“强硬地坚持”用初速度解释距离,还想成为科学理论?是不是说如果经济生活中偏好确实是变化的(你不能证明它没有在经常变化),需求定律就百无一用了?

再者,你的价格到底是市场上可观察的价格还是那个“边际成本”?如果是市场上的可观察的“单价”的集合,那么这个价格在一般均衡之下是行为或预期行为的结果可不是外生变量。用这样的价格解释行为等于用行为解释行为;如果是“边际成本”,而成本又是不可以观察的,你又怎么落实自己的理论的可观察性呢?用不可以观察的“边际成本”解释行为怎么就可以证伪了?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3-11 15:27:00的发言:

至少你不应认为需求定律就是经济学的全部。若固执地坚持这一点,其理论被“扔到一旁”的可能极大。

其它因素既然包括偏好,请问偏好可以观察吗?既然你假定偏好不变,你的解释就只适用于偏好不变的条件之下,一旦偏好真的变了,你的解释就失去了成立的条件。因为“超過這些邊界理論就不再適用”。负加速度不变时,你可以用刹车时的初速度来解释到停止时走过的距离,但如果负加速度变化,还要“强硬地坚持”用初速度解释距离,还想成为科学理论?是不是说如果经济生活中偏好确实是变化的(你不能证明它没有在经常变化),需求定律就百无一用了?

再者,你的价格到底是市场上可观察的价格还是那个“边际成本”?如果是市场上的可观察的“单价”的集合,那么这个价格在一般均衡之下是行为或预期行为的结果可不是外生变量。用这样的价格解释行为等于用行为解释行为;如果是“边际成本”,而成本又是不可以观察的,你又怎么落实自己的理论的可观察性呢?用不可以观察的“边际成本”解释行为怎么就可以证伪了?

我在堅持的是需求定律的使用方法為何。工具有分對錯嗎?工具只有好不用的的區分。說什麼需求定律對或錯都是亂來。認為它不好用,可以不用。你不明白強硬地堅持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一下。經濟學理論如同下棋,一枚棋子與其他棋子的關係由定義決定,棋子的使用規則由這種關係加上定律組成。應用經濟學理論如同下棋,不可違規。規則就是要強硬地守,否則就成了另一種棋了。高手玩得好,也是在守規則下玩得好。他是在對棋的使用上玩得好,不是破壞規則。我現在說的就是規則到底是什麼,允許怎樣玩,不允許怎樣玩,怎麼算犯規,怎麼不算。只有堅持不犯規,定律才有用。

一面承認偏好不可以被觀察,一面問若它改變怎麼辦,這是在亂想。它既然不可被觀察,你怎麼知道它有沒有改變?我們的做法是將它與一個可以觀察的事物聯繫起來。這事物在行為改變時沒有改變就成。先是觀察到行為的改變,然後去找這個不改變的事物。在理論上說服讀者,這事物不改變就是偏好不改變。如何在理論上建立聯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例如,風變大,人下海玩的時間短了。風改變,行為改變,但是水質不改變,玩的地點不改變。我們在不改變的事物中選一個,比如說海水,說海水不改就是偏好不改,因為下海玩主要是在水中玩。程序上就是這樣做。如果水質是改變的,我們就不能用水質來聯繫偏好,要用其他的事物。

什麼叫做超出邊界呢?我解釋的是下水玩的行為。你用在陸上的行為來說我分析有錯,這就超出了邊界。我的理論是來解釋行為的改變的,你卻用道德的角度說我沒提出任何改善社會的意見,這是完全超過學科的邊界了。不知道一個理論的邊界,就是沒明白這個理論。價格理論是使用價格的角度去看的,不是這個角度看完全沒有問題,但那就不是價格理論了。

市價只是價格的一部分。價格怎麼不能觀察了?一人世界中的也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6:55: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5:47:00的发言:

多得很?所有學派同一個成本定義,除非根本不是經濟學中的學派。

你的問題缺乏一個資料。甲生產酒的產率,乙生產米的產率你沒給出。沒有這個無從做成本分析。酒與米都是經濟物品。經濟在這裡指甲乙兩人的全部行為。你連做成本分析應該具備什麼資料都不知道?不會吧。

谁说所有學派同一個成本定義?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谓的成本,是指对象化了的货币费用,即以产品货币的费用为成本;马克思的成本主要偏重于劳动时间成本(也许你可能会说时间成本可以用货币表示),我在《[原创]使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并解开“价值”之迷 》的分折基本按他的罗辑,当然也有以资源的最大潜在价值为成本的,但好像不是经济学的贯例,不知你的成本概念属于那一种,从你的言谈中我猜你的成本概念认识可能属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谓的货币成本,是吗?如是,那么,货币的币值又是如何规定的。

另,甲生產酒的產率是酒的生產率吧?如是,请看仔细:葡萄酒3瓶每天是不是生產率?你把经济学限定为人的生产、交换等行為,这我不管,但你把别人广义的经济学不当经济看显然是范了一般人缺乏远见的通病,如果我跟你说用我的经济学公式能研究医学、保健等你肯定又说这不是经济学了。不说这么多,我的题你能做吗?

提醒:回贴时请点击“引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1 17:03: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7:26:00
以下是引用lhyhqh88888在2007-3-11 16:55:00的发言:

多得很?所有學派同一個成本定義,除非根本不是經濟學中的學派。

你的問題缺乏一個資料。甲生產酒的產率,乙生產米的產率你沒給出。沒有這個無從做成本分析。酒與米都是經濟物品。經濟在這裡指甲乙兩人的全部行為。你連做成本分析應該具備什麼資料都不知道?不會吧。

谁说所有學派同一個成本定義?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谓的成本,是指对象化了的货币费用,即以产品货币的费用为成本;马克思的成本主要偏重于劳动时间成本(也许你可能会说时间成本可以用货币表示),我在《[原创]使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并解开“价值”之迷 》的分折基本按他的罗辑,当然也有以资源的最大潜在价值为成本的,但好像不是经济学的贯例,不知你的成本概念属于那一种,从你的言谈中我猜你的成本概念认识可能属于西方主流经济学所谓的货币成本,是吗?如是,那么,货币的币值又是如何规定的。

另,甲生產酒的產率是酒的生產率吧?如是,请看仔细:葡萄酒3瓶每天是不是生產率?你把经济学限定为人的生产、交换等行為,这我不管,但你把别人广义的经济学不当经济看显然是范了一般人缺乏远见的通病,如果我跟你说用我的经济学公式能研究医学、保健等你肯定又说这不是经济学了。不说这么多,我的题你能做吗?

提醒:回贴时请点击“引用”。

1.我引用時從來點擊「引用」。系統有問題我不管。

2.沒錯,所有學派,倫敦學派,維也納學派,芝加哥學派等等都用它。這就你口中的西方主流經濟學用的成本。不是指貨幣。不存在貨幣的世界一樣有成本。這是經濟學第二課。不存在時間成本,因為時間花不花不可選擇。什麼都不做,一樣花時間。有選擇,就有成本。只有沒有發生的行為才有成本。不同意這點的都不是經濟學理論。這定義從斯密開始就有,到馬歇爾時普遍使用。這就是主流,成本是看不到的,與已發生事件無關的,主觀的東西。這是慣例。

3.由於感覺到你不懂經濟學,先請你定義一下你所說的「貨幣的幣值」是什麼意思。你可以用例子。你是在指紙幣的面值,還是指匯率,還是指其他什麼意思?

4.我看漏了,是我的錯。我收回自己的話。有一問題,回答完這個問題就可以開始分析了。你說甲每天生產米5斤,酒3瓶,是同時生產,還是一天或者生產5斤米,或者生產3瓶酒?

5.我從未說過你認為我說過的有關經濟學的事。經濟學可以應用在任何行為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7:33:00
请教:怎样定义"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8:11:00
行為是一個或一連串的動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8:53:00


2.沒錯,所有學派,倫敦學派,維也納學派,芝加哥學派等等都用它。這就你口中的西方主流經濟學用的成本。不是指貨幣。不存在貨幣的世界一樣有成本。這是經濟學第二課。不存在時間成本,因為時間花不花不可選擇。什麼都不做,一樣花時間。有選擇,就有成本。只有沒有發生的行為才有成本。不同意這點的都不是經濟學理論。這定義從斯密開始就有,到馬歇爾時普遍使用。這就是主流,成本是看不到的,與已發生事件無關的,主觀的東西。這是慣例。

这些学派都用,但并非别的学派也用,马克思的成本就属于时间成本。不存在貨幣的世界一樣有成本,这对,因为生产资源的耗费不一定要用貨幣表示;但“不存在時間成本,因為時間花不花不可選擇。什麼都不做,一樣花時間。有選擇,就有成本。这句话大错特错,说明你不懂时间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你的生产不需要时间管理吗,你的消费需要时间管理吗?这么说,你认为我这篇文章: 《[原创]使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并解开“价值”之迷 》也不是属于经济学了?如果还是不明白这一点,我的理论你是看不懂的,难怪你会说马克思的理论你不易看懂。我不用看你说的那些学派便可用自己的理论推出它们的原理。

3.由於感覺到你不懂經濟學,先請你定義一下你所說的「貨幣的幣值」是什麼意思。你可以用例子。你是在指紙幣的面值,還是指匯率,還是指其他什麼意思?

你即然懂經濟學,说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本来我不与你争论,但我想问你解釋人類行為为了什么?「貨幣的幣值」就是指紙幣的面值也指它与其它国家货币的匯率,我的意思是你如何确定一国应该造多少面值的紙幣多少及与其它国家货币的匯率多少才合适,不过暂不讨论你如果能解答我那道题你就自然知道。

4.我看漏了,是我的錯。我收回自己的話。有一問題,回答完這個問題就可以開始分析了。你說甲每天生產米5斤,酒3瓶,是同時生產,還是一天或者生產5斤米,或者生產3瓶酒?

即甲生產米5斤需要一整天或一整天虽你怎么支配也只能是5斤米,可以同时也可以分开。

5.我從未說過你認為我說過的有關經濟學的事。經濟學可以應用在任何行為上。

就那位土灶网友的妓女合法化问题为例分折一下给我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1 18:54: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9:07:00
假设有甲和乙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大米与葡萄酒,甲的大米的生产率为8斤每天,葡萄酒3瓶每天,乙的大米的生产率为10斤每天,葡萄酒2瓶每天,甲每天吃大米5斤为最佳(这个最佳表示生理与心理效用),乙每天吃大米8斤最佳,甲每天喝葡萄酒需2瓶最佳,乙每天需喝2.5瓶最佳。
请问在这个例子中:成本、缺稀、經濟學是指那些或什么?他们交换吗?交换比例应为多少最合理?

先假定這裡說的意思是,甲每天或者生產米,或者生產酒,選前者的話,能生產5斤米,選後者的話,能生產3瓶酒。乙則是每天或者生產10斤米,或者2瓶酒。

甲生產5斤米的成本是放棄生產3瓶酒的收入(的收入這三字在後面的句子省去,但我說的成本不是指物件,指使用它們的收入),生產1斤米的平均成本是0.6瓶酒,生產1瓶酒的成本是1.67斤米。乙生產1斤米的成本是0.2瓶酒,生產1瓶酒的成本是5斤米。

甲生產米的成本比乙高,生產酒的成本比乙低。甲會專門生產酒,乙會專門生產米。每天,甲生產3瓶酒,乙生產10斤米。這3瓶酒與10斤米就是社會一天的總產出。

供應雖不足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有一種情況是使他們都最滿足的。但不知他們的邊際替換意圖,不能肯定。我們必須知道甲與乙各自為每一斤米願於放棄多少酒,才能推出成交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9:13: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8:11:00的发言:
行為是一個或一連串的動作。

梦游,是不是"行为"?其价格怎样确定?

乞丐向人要钱,其价格怎样预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9:14:00
以下是引用lhyhqh88888在2007-3-11 18:53:00的发言:


2.沒錯,所有學派,倫敦學派,維也納學派,芝加哥學派等等都用它。這就你口中的西方主流經濟學用的成本。不是指貨幣。不存在貨幣的世界一樣有成本。這是經濟學第二課。不存在時間成本,因為時間花不花不可選擇。什麼都不做,一樣花時間。有選擇,就有成本。只有沒有發生的行為才有成本。不同意這點的都不是經濟學理論。這定義從斯密開始就有,到馬歇爾時普遍使用。這就是主流,成本是看不到的,與已發生事件無關的,主觀的東西。這是慣例。

这些学派都用,但并非别的学派也用,马克思的成本就属于时间成本。不存在貨幣的世界一樣有成本,这对,因为生产资源的耗费不一定要用貨幣表示;但“不存在時間成本,因為時間花不花不可選擇。什麼都不做,一樣花時間。有選擇,就有成本。这句话大错特错,说明你不懂时间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你的生产不需要时间管理吗,你的消费需要时间管理吗?这么说,你认为我这篇文章: 《[原创]使马克思的经济学数学化,并解开“价值”之迷 》也不是属于经济学了?如果还是不明白这一点,我的理论你是看不懂的,难怪你会说马克思的理论你不易看懂。我不用看你说的那些学派便可用自己的理论推出它们的原理。

3.由於感覺到你不懂經濟學,先請你定義一下你所說的「貨幣的幣值」是什麼意思。你可以用例子。你是在指紙幣的面值,還是指匯率,還是指其他什麼意思?

你即然懂經濟學,说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本来我不与你争论,但我想问你解釋人類行為为了什么?「貨幣的幣值」就是指紙幣的面值也指它与其它国家货币的匯率,我的意思是你如何确定一国应该造多少面值的紙幣多少及与其它国家货币的匯率多少才合适,不过暂不讨论你如果能解答我那道题你就自然知道。

4.我看漏了,是我的錯。我收回自己的話。有一問題,回答完這個問題就可以開始分析了。你說甲每天生產米5斤,酒3瓶,是同時生產,還是一天或者生產5斤米,或者生產3瓶酒?

即甲生產米5斤需要一整天或一整天虽你怎么支配也只能是5斤米,可以同时也可以分开。

5.我從未說過你認為我說過的有關經濟學的事。經濟學可以應用在任何行為上。

就那位土灶网友的妓女合法化问题为例分折一下给我看看。



馬克思是在成本這個定義出現前的。你不管理時間,你管理事件。解釋行為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一國生產多少貨幣才合適要看它需求有多大。因為需求看不見,所以根本無從肯定。自由浮動的匯率什麼時候都沒問題。

你要分析妓女的行為,還是要分析誰的行為?給個具體的行為出來,再說你對行為有什麼不明白的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9:16:00
以下是引用wlqbjs在2007-3-11 19:13:00的发言:

梦游,是不是"行为"?其价格怎样确定?

乞丐向人要钱,其价格怎样预计?

是。看病人願付多少代價醫好它。

看他不要錢的收入有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9:38: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8:11:00的发言:
行為是一個或一連串的動作。

这个定义不准确,应该是:行为是人的有目的(或有意识)的活动及活动过程。没有目的活动才算是一个动作而不能被视作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19:50: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3-11 19:38:00的发言:

这个定义不准确,应该是:行为是人的有目的(或有意识)的活动及活动过程。没有目的活动才算是一个动作而不能被视作行为。

只要有規律就行。目的又看不到,所以觀察上這樣定義操作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0:06: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6:19:00的发言:


我在堅持的是需求定律的使用方法為何。工具有分對錯嗎?工具只有好不用的的區分。說什麼需求定律對或錯都是亂來。認為它不好用,可以不用。你不明白強硬地堅持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一下。經濟學理論如同下棋,一枚棋子與其他棋子的關係由定義決定,棋子的使用規則由這種關係加上定律組成。應用經濟學理論如同下棋,不可違規。規則就是要強硬地守,否則就成了另一種棋了。高手玩得好,也是在守規則下玩得好。他是在對棋的使用上玩得好,不是破壞規則。我現在說的就是規則到底是什麼,允許怎樣玩,不允許怎樣玩,怎麼算犯規,怎麼不算。只有堅持不犯規,定律才有用。

说的就是不好用。如果理论就如下棋的规则,也就是达到自圆其说的水平,如果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还谈得上规则么?这样的“棋”也下不得。一会说价格是边际成本,是看不见的一种失弃的收入,一会又说就是市场价格。一会说偏好不可以观察,可一会又假定其存在,还假定其不变,如果不可以观察,何以知道其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0:10: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9:50:00的发言:

只要有規律就行。目的又看不到,所以觀察上這樣定義操作不了。

目的怎么会看不到呢?一个行为的实现,其结果就是目的显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0:23: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0:11:00的发言:
……經濟學理論不是用來解決社會問題,而是要解釋行為為何改變的。做出不同的選擇就是改變。對於解決社會問題,如果有一個經濟理論聲稱自己可以做到,你就不要再當它是經濟理論,它可以是其他任何理論,但絕不是經濟理論。當經濟學得出若甲則乙這種結論時,不會說甲或乙是否應該發生。若一個學者私下支持或反對,那他與一個士兵放假時在酒吧追女仔論詩談花差不多,不必理會。有些人就是太當學者是回事,也對他們的言論太苛求,他們不工作時也是常人一名,比一般 人高明不了多少。

想问一下,你觉得经济学最终是为了解释人的行为吗?

我注意到经济学目前的趋势似乎有朝着行为解释方向发展,但从经济学目前的概念和研究手段看,仅仅用经济学是无法实现这个目的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1 20:24: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0:23:00
那你在事後才知道那叫做行為,還能推測個什麼?經濟學是武斷地規定沒有不規律的行為,這個規定叫做理性假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0:26: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6:19:00的发言:


一面承認偏好不可以被觀察,一面問若它改變怎麼辦,這是在亂想。它既然不可被觀察,你怎麼知道它有沒有改變?我們的做法是將它與一個可以觀察的事物聯繫起來。這事物在行為改變時沒有改變就成。先是觀察到行為的改變,然後去找這個不改變的事物。在理論上說服讀者,這事物不改變就是偏好不改變。如何在理論上建立聯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例如,風變大,人下海玩的時間短了。風改變,行為改變,但是水質不改變,玩的地點不改變。我們在不改變的事物中選一個,比如說海水,說海水不改就是偏好不改,因為下海玩主要是在水中玩。程序上就是這樣做。如果水質是改變的,我們就不能用水質來聯繫偏好,要用其他的事物。

这话该你回答。既然偏好不可以观察,何以知道其存在?还假定不变?你怎么知道你解释的现象中是否有偏好?你怎么断定所解释的现象偏好没有变,这可是你的理论大行其道时必须具备的“假定”条件。

如果海水与偏好可以很好地对应,那么偏好也就可以观察了。分子的热运动看不到,物质的膨胀却可以看到。所以有了温度计,温度计可以表达分子热运动,可以观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0:32: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20:23:00的发言:
那你在事後才知道那叫做行為,還能推測個什麼?經濟學是武斷地規定沒有不規律的行為,這個規定叫做理性假設。

这点我是不同意你的看法。定义是为了明确被定义词的内涵和外延的,并不是以能否看得到来衡量的。如果按你的意思,那么很多概念都无法去定义了。例如,“需求”,你能看到吗?不是也是事后才能知道他有需求的吗?另外,定义一个概念并不是都是从看别人的角度去定义,从你自己的角度看,你的行为是否有目的?你自己不知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0:46: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20:23:00的发言:
那你在事後才知道那叫做行為,還能推測個什麼?經濟學是武斷地規定沒有不規律的行為,這個規定叫做理性假設。

我觉得你本人对行为方面颇有些研究,你认为目前哪本书或谁的理论在解释人的行为方面较新或较全面。能推荐几个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01: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9:07:00的发言:
假设有甲和乙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生产大米与葡萄酒,甲的大米的生产率为8斤每天,葡萄酒3瓶每天,乙的大米的生产率为10斤每天,葡萄酒2瓶每天,甲每天吃大米5斤为最佳(这个最佳表示生理与心理效用),乙每天吃大米8斤最佳,甲每天喝葡萄酒需2瓶最佳,乙每天需喝2.5瓶最佳。
请问在这个例子中:成本、缺稀、經濟學是指那些或什么?他们交换吗?交换比例应为多少最合理?

先假定這裡說的意思是,甲每天或者生產米,或者生產酒,選前者的話,能生產5斤米,選後者的話,能生產3瓶酒。乙則是每天或者生產10斤米,或者2瓶酒。

甲生產5斤米的成本是放棄生產3瓶酒的收入(的收入這三字在後面的句子省去,但我說的成本不是指物件,指使用它們的收入),生產1斤米的平均成本是0.6瓶酒,生產1瓶酒的成本是1.67斤米。乙生產1斤米的成本是0.2瓶酒,生產1瓶酒的成本是5斤米。

甲生產米的成本比乙高,生產酒的成本比乙低。甲會專門生產酒,乙會專門生產米。每天,甲生產3瓶酒,乙生產10斤米。這3瓶酒與10斤米就是社會一天的總產出。

供應雖不足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有一種情況是使他們都最滿足的。但不知他們的邊際替換意圖,不能肯定。我們必須知道甲與乙各自為每一斤米願於放棄多少酒,才能推出成交價。

也就是说你的成本概念如你上面所说的,看来不问清楚的确会我说东你说西的可能出现。看来你对经济学也好像一知半解,以偏盖全把产量(或效用)潜代成本当作所有成本概念,

还可再细分可分为:交换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等。但不管多少都可以用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表示。另,你对缺稀的概念又是什么。

的确,供應雖不足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有一種情況是使他們都最滿足的。不用知他們的邊際替換意圖,我己给出最大效用时的需求值,假设他们都是理性的,交换比例的最大可能是?真的算不出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1 21:06: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18:00
再补充一点,这个例子,得从实际出发,一个人不吃饭会饿死,而不喝酒只是不过瘾而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19:00

暈,我認為整個經濟學都在告訴你解釋行為的規矩。就是你們口中的西方主流經濟學。不是所有西方經濟學的流派都在解釋行為,有幾個是想改造世界的。

我是很強調行為這個詞,那不是與主流唱反調,主流與我看法一致,只是表達上大家有共識,不說得那麼累贅而已。當他們說水果之價,其實在說「取得水果」這個行為之價。少說幾個字大家同意明白。但是學生與外行人不知道,有時經濟學者對外界說話也不留神,就將一些概念以訛傳訛地弄錯了,流行開來,造成許多錯誤觀念。有時搞到老師學生都學錯。有時知道的人不說,不知道的人以為自己才對。

有時則時一個概念前輩本身沒說清----沒說清就不知他本人到底明不明白知不知道清不清楚,這樣後人仔細研究,特別是一思考一使用時就感到有問題,不能清楚明白,於是就有後輩高人提出自己的理解。這理解有時有分歧,就分成兩派。爾後經多年驗證,總有一個說法成為主流。

在概念之外,就是對概念的運用規則了。這裡又會有分歧,爾後又會有一個說法勝出。這是經濟概念,理論間的競爭了。到最後,規則沒問題。流派之分只有運用手法之分或研究重點不同之分而已。

經濟學的知識脈絡並不是那麼支離破碎,而是精深博大。有共識的主流觀點是佔大部分。不過現在有一兩個聲音總在說主流出現問題,不再關注行為解釋了。在華語世界,這聲音的代表是張五常。

張五常的書可以看一下,但有點危險。我認為有些地方他跳得太快,沒說清楚。他建立了香港大部分基礎經濟學的範式,大家都在他的基礎上教。他學生那麼多,不少人做中學老師,大學老師,結果香港學生就很受他的那套影響。他說的有些地方不容易明白,也不容易同意。可以再去看他常提在口中的那些人的作品。

可以去看他老師的作品,去看其他反對他的英文作品,中文的反對總不到位,而且錯誤較多。我認為他對中國經濟學的影響不小,但不要奉他為神。有許多大師級的作品可看,如果先看張五常,會不知不覺以他為標準來看其他人的作品。張是很狂的人,但他有狂的資本,我們沒有,若只學了他罵人的風格,就是買櫝還珠。

他老師的作品比較有趣。在張五常的書單書中,很少看到1980s後的學者名字。至於1980s的主流經濟學到底值不值得學,那是我沒資格說的話。如果你先學他,會對這時期後的大部分課本不滿,如果先學課本的對他的書不滿。即使在香港中學也普遍出現了這種事。張五常刻意不多用數學,那不太好。數學沒那麼神,但對許多學生仍然很有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33:00
以下是引用lhyhqh88888在2007-3-11 21:01:00的发言:

也就是说你的成本概念如你上面所说的,看来不问清楚的确会我说东你说西的可能出现。看来你对经济学也好像一知半解,以偏盖全把产量(或效用)潜代成本当作所有成本概念,

还可再细分可分为:交换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等。但不管多少都可以用时间成本与物质成本表示。另,你对缺稀的概念又是什么。

的确,供應雖不足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有一種情況是使他們都最滿足的。不用知他們的邊際替換意圖,我己给出最大效用时的需求值,假设他们都是理性的,交换比例的最大可能是?真的算不出吗?


根本不存在交換成本。沉沒成本也從未不是成本。沒有成本不是機會成本。我賭一億人民幣,沒有一本經濟學的書會反對我而同意你對成本的理解。你可以生產米或生產酒,你生產米就放棄了生產酒的機會,這機會是得到酒的收入,這是機會成本。成本就是放棄了的用值,用值是未來收入的現值。它在邊際上等於價格。

我說了再說,缺稀是多勝於少。如果你認為一個物品對你是多勝於少的,那它對你就是缺稀的。

胡說八道。你又沒給出他們的邊際用值或mu,你怎麼可能給出什麼「最大效用时的需求值」?交換比例真能如你說得那樣可算出來,那就是亂來。你的計算用了一些根本不是經濟學中的概念與假設。這些假設是有問題的。我會指出問題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34:00
以下是引用lhyhqh88888在2007-3-11 21:18:00的发言:
再补充一点,这个例子,得从实际出发,一个人不吃饭会饿死,而不喝酒只是不过瘾而己。

這是你補救的又一個假設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36:00
以下是引用stevenbear在2007-3-11 19:14:00的发言:

馬克思是在成本這個定義出現前的。你不管理時間,你管理事件。解釋行為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一國生產多少貨幣才合適要看它需求有多大。因為需求看不見,所以根本無從肯定。自由浮動的匯率什麼時候都沒問題。

你要分析妓女的行為,還是要分析誰的行為?給個具體的行為出來,再說你對行為有什麼不明白的先。




管理時間还是管理事件只是看你是从那个角度出发而己,你从行为出发当然如此,但怎么样的行为才符合人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

你说经济学是:經濟學是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又说:解釋人類行為是:為了滿足好奇心。那么,经济学就是:為了滿足好奇心的科學了?既然,经济学就是為了滿足好奇心的科學,那么,与行为能否带来身体的健康和幸福是不大相关或少相关了?因为,人们的行为滿足好奇心才是最重要的。同时,请问你认为好奇心的滿足对人有什么好处?

我要你分析妓女的行為,可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39:00

分析妓女的行為可以啊。你將行為說出來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1 21:48:00
着么看起来约束经济不只是整体制度,还有绞为分散的价值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