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讲的那样,当今世界处在全球化3.0阶段,一个由信息变革引导下的、使个人和小集团能轻而易举、天衣无缝地融入全球化的时代。这其中,建立在技术进步基础之上的网络世界平坦化尤为突出。
Web2.0时代的到来,正逐渐颠覆着我们在虚拟世界里的角色——从再熟悉不过的信息阅读者的角色,逐渐开始向信息创造者、发布者的角色过渡。在微博、空间、人人、博客、论坛、贴吧、轻博客等各式各样的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分享来自他人的信息,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家常便饭。然而,当网络世界变得平坦,当人们之间的网络交流之障被web2.0强拆,我们发现这个相对现实世界更显宽松的虚拟新天地,逐渐成为了滋生大量谣言的巨大温床。
谁都知道,谣言不利于社会和谐,该坚决遏制;治标当治本,应当从谣言的源头开始扑杀。然而,谣言的生命力偏偏特别顽强。平坦化的网络世界就像一个培养基,既能长好的东西,也能生坏的东西,且两者还结合得特别紧密;想要让坏的东西长不出来,除非把整个培养基给砸了。但是,因噎废食的事情,谁都知道不能做。因此,遏制谣言还需另辟蹊径。
传染病的传播有三个关键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染者。只要控制了其中一个要素,就可以有效抑制传染病的扩散。谣言亦是如此,源头难控,那么我们可以扼守传播的关隘。通过减少谣言传递者,让谣言在摇篮中自生自灭。首先,我们要看看谣言传递者是怎样诞生的。
谣言传递者的发家史
如今的谣言普遍更新换代,不仅仅是纯粹的“言”了,往往还会通过配上插图、加上视频的方式提高其可信度。这无疑提高了相同智力水平下人们中招的可能性。加之web2.0时代下,信息的流动过程被大大简化。只需轻轻地戳一下“分享”或是“转发”,一条信息就从一个人传递给了另外一群人。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假如一个人传播了一条谣言,就会有一群人看到这则谣言;一旦这一群人中有人再次成了传递者,那么以此类推下去,很短时间内,谣言传递者的数量就能成成几何级数增长,谣言的侵蚀面也将迅速扩大。
另外,网络世界的平坦化带来了信息爆炸,过多的信息量造成了人们的虚拟冷漠。无限的信息和有限的时间要求我们,必须压榨对每条信息的阅读处理时间。于是在这匆匆的浏览中,许多人来不及进行深入思考,去辨别信息的真伪;久而久之,不少人就丧失了面对新信息时思考的习惯,对信息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一旦谣言中有一些字眼或图片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他们就会下意识地去扩散之,于是新的谣言传递者又诞生了。
如果你既经受住了貌似有理有据的谣言之诱惑,又保存下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高兴太早,你仍可能会因为一些别有居心的谣言成为顽固的谣言传递者。不少谣言利用人们的偏见为自己撕扯出了生存的空间,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唆使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传播并捍卫自己,以道德绑架的形式为自己搏出位,我姑且称此类谣言为偏见式谣言。诸如那些以歇斯底里地恶意贬低共产党为目的的所谓揭黑幕、抱不平的谣言,死磕官二代、富二代不放病态地认为所有有罪之人都有家底的谣言,都是典型的偏见式谣言。这种偏见式谣言最是能够迷惑大众,往往能够让数量可观的人们成为谣言传递者,且是谣言的坚实拥护者,引起保谣派和辟谣党的骂战,危害尤其大。
我们该怎么办
最基本的,我们永远不能将思考和阅读隔离开来,成为冷漠的审阅者。哪怕时间再仓促,在面对一条新信息时,也应记住要动脑子想想,在心中给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你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至少,你也应该默念:这是真的吗?并试着去找寻答案。在无法得到确切解答前,绝不要扩散消息,也不要发表任何评论。这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人类随着阅历的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不信任感必将愈强。尽管这不一定能算是一件好事,但在面对一条新信息时,这样的质疑心确实能帮助我们具备应该具有的严谨客观的操守。如今,不少权威媒体都将粉碎谣言视为己任,网络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可信度颇高且认真负责的“谣言粉碎机”;如果我们一时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假,完全可以假以时日等待权威方面的判断。
当我们判断出一条信息是谣言时,又应该怎么做呢?回想一下,假如一个人传播了一条谣言,就会有一群人看到这则谣言;一旦这一群人中有人再次成了传递者,那么以此类推下去,谣言传递者将成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应对谣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切勿去转发(分享)它,即使你在转发时加入了你的辟谣评论。尽管这么做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第一,如今的各大信息交互平台上,评论远没有信息主体来得醒目。对于虚拟冷漠者来说,他们很可能只关注谣言本身,而忽略了你的辟谣评论。他们的再次转发无疑将扩大谣言的受众面积。第二,对于那些偏见式谣言的坚守者,你能保证你的辟谣能驳倒他们心中的偏见吗?很可能的结果便是这些坚守者再次转发了谣言,并且发表一些评论驳斥你的辟谣论,从而火上浇油,让谣言愈演愈烈。第三,由于我们不可能做到精通各方面的知识,我们的辟谣难以保证尽善尽美,有时我们的辟谣甚至会成为新的谣言。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哪怕我们给出了辟谣的评论,我们对谣言的转发(分享)仍可能会事与愿违,扩大谣言肆虐的恶果。
那么,我们应该对那些谣言视而不见吗?当然不是。我们完全可以将破解谣言的过程,局限在个体与个体间进行。我认为最佳的措施,便是通过回复的方式,将我们的辟谣评论发给那些谣言传播者。如此,我们至少保证守住了谣言传播的一个关隘,抑制了谣言的扩散。如果能成功说服谣言传播者,那就再好不过了。
假如一个人传播了一条谣言,就会有一群人看到这则谣言;一旦这一群人中有人再次成了传递者,那么以此类推下去,谣言传递者将成几何级数增长。这话确实不错,不过反过来说,只要有一个人识破了谣言,在他这儿终止了谣言的扩散,他就可以避免一群人受到谣言的侵扰。因此,对遏制网络谣言的扩散来说,一个人的力量其实是很大的。用好我们的质疑心,用好辟谣的方法,我们都可以成为合格的谣言粉碎机,为这个平坦化的网络世界保驾护航。